視頻標簽:全反射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選修3-4第十三章第二節《光的全反射》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選修3-4第十三章第二節《光的全反射》遼寧省 - 沈陽
《全反射》教學設計
【課程分析】
《全反射》是高中物理選修3-4第十三章《光》中的第二節的內容,本節知識以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為基礎,是反射和折射的交匯點。本節從光的反射和折射入手,探討了光發生全反射的條件以及相關應用。全反射現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所以,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情分析】
這個時期的學生學習了物理必修1、2和選修3-1、3-2的教材,已經逐步體會出教材的思想,但部分學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還比較低,對物理現象和知識的理解、判斷、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現出一定的主觀、片面性,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指導和引導學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學生分析、歸納、及抽象思維能力。 【設計思路】
教學方法采用直觀、感性的演示實驗和多媒體視頻輔助教學,將演示實驗與多媒體的模擬分析有機結合起來。課堂上,恰當的設疑,引導學生猜想,再通過演示和多媒體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學生既實現了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知識的飛躍,又體會到了“設疑----猜想----實驗----分析----結論----應用”的研究方法。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理解全反射現象.
②掌握臨界角的概念和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③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全反射現象. ④知道光纖是利用全反射現象傳播光信號的. 2. 能力目標
①能通過演示實驗進行觀察和分析,歸納總結出什么叫光的全反射現象. ②能通過不同演示實驗進行對比,從而得出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③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全反射現象. 3.情感目標
①體驗從實驗、觀察、分析、比較等獲取知識的成功喜悅,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實驗、勤于思考、樂于探究的科學品質.
②通過全反射現象的應用,從而養成運用科學理論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的習慣,并知道物理知識與現代科技的密切關系,進一步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全反射現象;掌握臨界角的概念和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2
【教學難點】
①知道臨界角的概念;知道臨界角是發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 ②知道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教 具】
激光演示儀(1臺)、半圓形玻璃磚(1塊)、光導纖維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導入新課
回顧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幾種介質的折射率。
通過光的折射引導出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的定義,通過例子引導學生會通過折射率判斷,兩種介質之間誰是光疏介質,誰是光密介質?知道光密介質和光疏介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二、新課教學 (一)全反射
動手畫圖:讓光線從折射率為1.7的介質射入到空氣當中,入射角為30°,由學生畫出光路
圖,并投影展示。
猜想:由于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輸介質,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當增大入射角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且折射角最先達到90°。
設疑:當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輸介質,折射角達到90°時,折射光線如何? 實驗:1.首先介紹半圓形玻璃磚的特點,
2.讓一束激光從空氣射向半圓形玻璃磚的圓側面并指向圓心O。 入射角都從0°增大到90°的過程中,觀察折射光線,反射光線。 提示學生觀察: ①反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情況;
②隨入射角增大,反射光線、折射光線的強弱變化情況; ③圓側界面和平側界面的現象等。
觀察到的現象:①光從玻璃→空氣,入射角<折射角;
3
②光從玻璃→空氣,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時折射角達到90°,折射光線消失,就只有反射光線了,此后入射角繼續增大,也只有反射光線而無折射光線。
引導學生歸納:
①光從玻璃→空氣時,當入射角i大于或等于某一個角度時,折射光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線的現象,稱為光的全反射現象。
②光從玻璃→空氣時,折射角總大于入射角,折射角先達到90°(此時入射角還小于90°),當折射角達到90°時的入射角稱為臨界角。
是不是只有光從玻璃射入空氣才會產生這種全反射現象呢?
通過大量實驗研究證明,凡是光從光密介質→光疏介質(如水→空氣,酒精→空氣等)都有可能發生全反射現象。引導學生總結什么叫全反射現象?
1.全反射現象:光從光密介質→光疏介質時,折射光消失,只有反射光的現象。 引思:在什么情況下能產生全反射?
引導學生根據實驗回答:光從玻璃(光密介質)→空氣(光疏介質),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某個臨界角時,能產生全反射。
2. 全反射的條件:
①光從光密介質→光疏介質; ②入射角≥臨界角(i≥C)。
教師強調:光從玻璃→空氣,隨入射角增大(但小于臨界角),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反射光增強,折射光減弱,這是一個量變過程;當入射角達到或大于臨界角時,就發生了質變,折射光消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
3.臨界角(C):
臨界角是發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只有i≥C,才能發生全反射)。 據介質的折射率n求臨界角C。
sin C =1/n
由此可見,可據介質的折射率n計算臨界角C;且n越大,sin C越小,則C越小。 臨界角越小,越容易發生全反射現象,如金剛石(鉆石)等。 三、學以致用 1.課堂探究
生活中發現,在浴缸的側面觀看,可以在水面處看到水中的物體的倒影,用我們剛剛學習的知識解釋,
2.實例分析 ①魚眼里的世界
在水中的魚看來,水面上和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現在頂角約為97.6°的倒立圓錐里,為什么?
4
②全反射棱鏡的應用
③ 光導纖維的應用:利用全反射現象傳播光信號
構造特點:雙層,內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④ 海市和沙漠地區的蜃景區別。 一個是正立的虛像,一個是倒立的虛像。 四、課堂小結 1. 什么叫全反射現象?
2. 產生全反射的條件? 五、課堂練習
1.一束光從某種介質射入空氣中時,入射角 θ1=30°,折射角θ2=60°,折射光路如圖所示,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介質折射率為 B.此介質折射率為
C.相對于空氣此介質是光密介質 D.光在介質中速度比在空氣中大
2.一束光線從折射率為1.5的玻璃射向空氣,入射角為45°下列四幅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3.如圖所示,一段橫截面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間部分彎成四分之一圓弧狀,一細束單色光由MN端面的中點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EF上發生全反射,然后垂直PQ端面射出。 (1)求該玻璃棒的折射率。 (2)若將入射光向N端平移,
當第一次射到弧面EF上時____發生全反射。 (填“能”“不能”或“無法確定能否”)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不多,重點是光的全反射現象,學生的興趣很濃厚,但由于課堂上實際條件的限制,光學實驗的效果有些打折扣。但幸虧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很給力,我們老師可以選擇從互聯網上下載相關視頻彌補現場實驗的不足,點亮一下課堂的物理特色,或找一個合適的光學實驗室進行實驗,借助錄像機將實驗現場錄制下來到課堂上播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