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全國高中物理,教師說課視頻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高中物理教師說課視頻《探究動能定理》湖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五屆全國高中物理教師說課視頻《探究動能定理》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第三中學高中物理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武漢市新洲區第三中學 江秀云
一、 使用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六節。
二、實驗改進要點
課本的原始實驗——用橡皮筋“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其原理簡單易掌握。但是該實驗只能定性地探究功與速度變化之間的關系,不能定量地得出動能定理,而且其探究方向較為單一。
因此,本實驗使用數字化實驗儀器,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并交流總結,定量地探究動能定理。
三、實驗教學目標
1、掌握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系實驗的設計思路。
2、會運用圖像法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
3、通過分組實驗,得出動能定理的基本內容。
并且注重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設計實驗探究方案和獲取證據的能力,并且學會對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估以及反思。
四、實驗教學內容
1、采用學生已學過的基本運動模型,選取熟悉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設計。
A組 | B組 | C組 | |
實驗 方案 |
水平牽引法 | 自由落體法 | 擺球法 |
實驗 目的 |
探究拉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 探究直線運動中重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 探究曲線運動中重力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
實驗 器材 |
動力學導軌裝置(帶小車)、毫米刻度尺、游標卡尺、拉力傳感器、砂和砂桶 |
自由落體實驗儀、小球、托盤天平、毫米刻度尺、螺旋測微器、光電門(2套) |
力的合成與分解實驗儀、有孔小球、細線、托盤天平、毫米刻度尺、螺旋測微器、光電門(2套) |
實驗 原理 |
測出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l和小車所受拉力F,由此計算出拉力所做的功W=Fl。 測出遮光片的寬度d,再利用小車通過兩光電門的時間∆t1和∆t2,由v=d/∆t求出v1和v2。 改變砂和砂桶質量,重復上述實驗。 |
測出小球的質量m和兩光電門間的距離h,由此計算出重力所做的功W=mgh。 測出小球的直徑d,再利用小球通過兩光電門的時間∆t1和∆t2,由v=d/∆t求出v1和v2。 改變兩光電門間的距離,重復上述實驗。 |
測出小球的質量m ,繩長l0 和小球的直徑d ,由此得出擺長l=l0+d/2。然后在量角板上讀出兩光電門之間的夾角α,并計算出重力所做的功W=mgl(1-cos α )。 再利用小球通過兩光電門的時間∆t1和∆t2,由v=d/∆t求出v1和v2。 改變兩光電門間的夾角,重復上述實驗。 |
數據處理方法 | 通過列表和作圖,探究W與∆v2的關系,以及圖像斜率的意義。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