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石潭記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 小石潭記_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 小石潭記_河南省優課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掌握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的朗讀探究景物特點和寫景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感悟柳宗元的復雜心境;領略自然風光之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把握作品作為典型游記的特點。 2、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文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曾說過:“文章是紙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本節課,我們大家將一起跟隨柳宗元再次去永州的小石潭看一看。此行我們有三個目的:一是欣賞小石潭的美景;二是體悟柳宗元復雜的情感變化;三是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和讀書方法。 二、朗讀課文,欣賞美景
1、欲知小石潭的景色美在何處,首先請同學們大聲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若給文章題目加一個字,哪個字最恰當?
明確:“游”
2、柳宗元游小石潭時都見到了哪些景物呢?這些景物有著怎樣的特點呢?請大家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景物在書上做旁批,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它的特點。
三、尋訪游蹤、學習寫法
1、作者是從哪里出發,去欣賞如此富有情態的美景的呢?一路走來,景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剛出發的地方是小丘,現在站在潭邊,一路走來,景物不斷變化,在游記中這種寫法叫什么?
明確:移步換景
3、現在站在潭邊,向下看到了水和魚,尋找源頭向西南又看到了溪、岸,這個時候人移動沒有?(沒動),可是看到的景物卻變了,那么這種寫法叫做什么?
明確:定點觀察
4、在描寫小石潭的景物時,作者還采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動靜結合、側面烘托 四、借景品情、感悟心境
1、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景色之優美,他此時的心情如何呢? 2、試著將“心樂之,樂其……”補充在文章某句話后邊,并連起來讀一讀!
示例:隔簧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樂其聲脆也。 3、“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如此美景卻不能長時間的停留,為什么?
4、為什么看著眼前的美景,柳宗元的心情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明確:(1)寫作背景——知人論世
(2)《江雪》——互參
5、本文的情感基調是孤獨凄涼,但是文章前面為什么要寫到這么多的“樂”?
明確:以樂景襯哀情——反襯 五、課后作業
明代文學家茅坤說:“夫古之善記山川,莫如柳子厚。”課下閱讀“永州八記”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西小丘記》等,體會并嘗試總結柳宗元山水游記的特色! 六、板書設計
“游”小石潭記
柳宗元 賞美景——各具情態 悟情感——“樂”—“憂” 學方法——移步換景、定點觀察
動靜結合、側面烘托 知人論世、互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