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公益招貼設計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湘美版八年級上冊第6課《公益招貼設計》湖北省 - 宜昌說課視頻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湘美版八年級上冊第6課《公益招貼設計》湖北省 - 宜昌說課視頻
《公益招貼設計》說課稿
教材:湘版美術 八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公益招貼設計》
課時:第一課時
各位評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湘版美術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公益招貼設計》第一課時,我將從本節課的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設計、教學過程、預期效果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招貼畫是現代平面設計藝術中的組成部分,集中地反映了現代文明的一個層面。教材選擇公益招貼畫作為教學內容,把德育滲透其中,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意識,讓學生初步了解招貼畫的設計方法、設計要素和形式美要求,掌握平面設計的一般規則。按照課程標準第四學段“設計與應用”領域的要求,教材設置了圖形創意、招貼設計制作活動,并圍繞兩個部分組織材料,即招貼的構成要素和招貼設計的方法。招貼的構成要素包括圖形、文字、色彩,其中如何創作圖形是設計時必須面對的問題,第一課時也將其作為教學關注的重點。
根據教材內容,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置為:
1、知識目標
認識和了解公益招貼的概念、要素、特征及設計方法。運用一目了然的圖形、文字和色彩構成有視覺沖擊力且有深刻內涵的公益招貼。
2、能力目標:
能夠初步掌握一至兩種圖形創意手法,設計出具有形式美感的新圖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情感價值觀
感知公益招貼畫在社會生活中所起到的宣傳作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鼓勵學生運用美術語言表達情感、關注社會。
二、說學情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初中8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比較豐富,但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供形象的圖畫或視聽材料,創設情境和氛圍,激發他們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興趣。針對這階段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創造機會讓他們展現自己,激發其主動學習的愿望。
結合學生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的想法,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靈活恰當的運用招貼畫的圖形創意手法,合理構成畫面,準確表達主題。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同構與置換兩種設計手法在表現形式上的異同,并運用所學進行創意圖形表現。
為了有效的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重視對學生的啟發、引導,通過“欣賞 —感受— 體驗”來喚起學生的情感反應,激發他們的創作沖動 。下面我就從本節課的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來談談我的教學思路。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上,首先我遵循“以學定教,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其次,創立開放性氛圍,激勵學生積極探索、分析、發現。通過引導學生應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來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因此我將運用的教法有: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觀察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等。
學法上我將采用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創新學習法為主來進行學法指導。設置欣賞、體驗活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創設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協調能力,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學生基本掌握6種圖形創意手法后,再運用創新式學習法鼓勵學生在原有的圖形創意上大膽突破,嘗試運用多種創意手法進行綜合表現。
四、說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過程設計為六大塊:
(一)創設情境,情感導入
課件展示讓老師非常心疼的一組圖片。以觸動人心的黑鏡頭圖片導入,創設情境引領學生關注自然環境,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的欲望,自然引出公益主題及招貼的宣傳作用。本環節用1-2分鐘完成。
(二)講授啟發,構建新知
本環節圍繞招貼畫的構成要素和特點展開,通過對比兩張風格、處理手法完全不同的招貼畫,用直觀的視覺感受讓學生主動思考、總結一副優秀的招貼畫應該具備的構成要素和特點。再以“三要素之中哪個要素傳達信息最形象?”為設問,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招貼畫的圖形設計手法”。本環節用5分鐘完成。
(三)模擬演示,合作探究
本環節在小組合作探究作品《綠洲》的表現方法,初步感知“同構”這一設計手法的基礎上,利用photoshop軟件制作微視頻,生動直觀的模擬,師生共同總結出“同構”的概念。
在欣賞了幾幅運用同構手法設計的招貼作品之后。我有設計了一個對比感知環節,課件展示兩副同以“鴿子”為原型的作品,但它們的設計手法卻不同,讓學生對比發現不同之處,引出“置換”的概念,自然過渡到“置換”手法的學習。最后運用自制的拼貼畫教具生動的演示“置換”手法。
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我通過“欣賞--感受—合作探究”來喚起學生的情感反應,激發他們的創作沖動。再利用“軟件微課模擬演示”、“實物置換直觀感受”,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繁雜的知識簡單化,最后應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來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環節用10分鐘完成。
(四)個性創意,自我展示
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嘗試運用同構或置換的圖形設計手法,設計一個具有新奇視覺效果的創意圖形。5分鐘小練習,學生已有了創意思路,我將挑選幾位優秀學生創意進行簡單的展示點評。本環節用6-7分鐘完成。
(五)拓展延伸,深入調整
本環節在學習了解除同構和置換以外的其他四種圖形設計手法的基礎上,我利用“微課”進行示范,綜合運用多種設計手法修改完善創意圖形。然后學生嘗試綜合運用兩種以上的圖形設計手法,對自己手中的創意圖形進行調整再設計。本環節可用15-16分鐘完成。
(六)評價反饋,總結提升
本環節以小組為單位在展板上貼出本小組的作品,通過自評、互評及師評的方式,培養學生用美術語言分析評價作品的能力,同時體會成功的喜悅。最后老師用激勵的語言使學生感受招貼畫的視覺傳達及宣傳作用,并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本環節用5分鐘完成。
五、說預期效果
這節課預設目標是學生能夠掌握招貼畫基礎知識和圖形設計方法,同時在創意設計活動中掌握多種手法的綜合運用及培養學生運用美術語言表達情感、關注社會。在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學生的學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安排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并輔以微課、實物教具等手段讓教學規范化直觀化的達成教學目標,預期效果良好。
《公益招貼設計》評課
大家好,《公益招貼設計》是八年級美術上冊很重要的一節設計應用課,本節課是第一課時,主要以學習公益招貼畫的圖形創意手法為主,了解公益招貼的概念、作用、構成要素及特點為輔。課前將學生合理的安排分組,有利于探究、合作學習。宜昌市二十四中學的邱玥老師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表述能力,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挖掘身邊的事物,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本課以一組“讓老師心痛的照片”(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黑鏡頭)為導入,直接切入主題,講解清晰,聲音洪亮,課程結構安排合理,主題鮮明。講授新課的部分首先采用老師問學生答的方式,有效的引導學生去思考、發現。圖像是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而招貼又是視覺傳達的重要組成部分。邱玥老師運用PPT向學生展示公益招貼圖片,通過對比欣賞學生總結提煉出招貼畫的構成要素和特點。而這些構成要素中在視覺傳達方面圖形最為直觀生動,自然過渡到本課的重點知識---“圖形創意手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邱玥老師設計了講練結合、示范引領等環節的體驗活動,知識點深入淺出,創意練習層層遞進。這樣的形式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這節課有以下幾個亮點:
1、教學方式體現了多樣性,教學中邱玥老師為學生提供了開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使其課堂的教學方式由單一轉為多樣,由傳授灌輸式學習轉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學生和老師在多樣的教學中,使課堂呈現出開放的特點。
2、教學內容體現了豐富性,選材典型、精美,現代教學技術運用充分,給學生準備的學習資料全面、課件美觀實用、技術含量高。
3、學生活動體現了主體性,無論是以招貼畫的范圍、作用、構成要素及特點的探究,還是招貼畫圖形創意手法的探究和實踐,都表現出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傾聽著、欣賞著、實踐著、探索著,在活動中學生獲得了知識,鍛煉了能力,培養了對社會的關注意識,可以大膽的運用美術語言表達情感。
綜上所述,邱玥老師的這節《公益招貼設計》表達出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課堂氣氛活躍,收放自如,把握有度,其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如新風拂面,給人清新深刻的印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