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寄情山水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美版八年級上冊第3課《寄情山水》湖北省 - 宜昌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湘美版八年級上冊第3課《寄情山水》湖北省 - 宜昌說課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宜昌市第九中學的王怡,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寄情山水》,這節課是湘美2011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二課時的內容。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預期效果這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第一說教材。本課為湖南美術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教材通過大量的名家畫作與局部圖示分析讓學生了解感受到山水畫的表現特點與中國傳統筆墨的技法特點。從山水畫中的山石和布局入手,學生了解到山石的不同表現形式并嘗試動手臨摹,感受其中的筆墨趣味,山水畫的布局讓學生了解到空間結構,領會自然風景與人類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感受繪制山水畫的樂趣。
第二說學情。我所面對的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根據課本課程安排,學生在上第三課《寄情山水》之前,已經學習過《筆墨千秋》與《梅竹言志》這兩課,學生對國畫與筆墨趣味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這些基礎上學習山水畫的表現特點與繪畫山水畫的技法對學生來說難度不會特別大,但仍然需要老師的引導。強調繪畫技法,才能使學生有比較成功的繪畫嘗試,教師定位主要是幫助學生分析畫面與繪制山水畫。
第三說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1、知識與技能:掌握山石的畫法,了解三遠的含義并將其運用到繪畫中。2、過程與方法:用現場示范讓學生領會繪畫技法,活動卡片拼貼的實踐操作讓學生了解三遠的含義。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山水畫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中國傳統水墨的表現趣味,使學生對中國山水畫產生學習興趣。重點:1、掌握山水畫中山石的繪畫技法。2、了解三種皴法與三遠的含義和特點。難點:用所學到的樹木山石畫法,將三遠中的繪畫布局在繪畫中體現出來。
第四,說教法學法。1、設置情境(家鄉山水風景觀光、課內游戲,使學生代入感更強)
2、自主學習(了解三遠畫面布局,加強學生自學能力)3、現場示范(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晰的學習繪畫技法)4、練習繪畫(學生對學到的技法加以實踐)5、欣賞評價(學生在評價同學作品的同時,也是對課堂知識點的鞏固)。
第五,說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感受家鄉的山水景色與山水畫。二、新課講授,掌握三遠畫面布局與山石的繪畫技法。三、課堂活動,學生完成繪畫作品。四、展示評價,學生作品展示并互評,教師點評。
環節一,情境導入。感受家鄉宜昌的山水風光景色和山水畫。教師通過提問引入課題:同學們如果你們看到這么美麗的風光,會如何把它記錄下來呢?環節二,新課講授,掌握三遠畫面布局與山石的繪畫技法。老師先帶同學們觀察山水,學習三遠的觀察視角。之后領悟山水,體會三遠畫面中的特點,之后鞏固三遠知識點游戲山水,最后學習山石畫法,以皴法和老師示范講解完成實踐的學習。觀察山水用名家作品和現實照片共同展示,讓學生更好理解畫面特點,聯系現實,準確的找出視角,引出三遠的視角特點。領悟山水,引導學生感受體會平遠高遠深遠的畫面特點。游戲山水,學生用抽簽的方式選出三遠中的畫面布局,利用山石卡片擺出完整的畫面,請其他學生分辨出平遠高遠深遠的畫。鞏固三遠的知識點。繪制山水,主要學習披麻皴和斧劈皴,并欣賞折帶皴。觀賞不同皴法的名家作品,并結合老師的微課視頻,了解皴法的特點與畫法,最后老師現場示范山石的繪畫過程,學生完整的學習繪畫技法。環節三,學生當堂完成山水繪畫作品。環節四,展示學生作品,請同學評價他人畫作,教師給出評價建議。
最后,說教學預期效果。本節課的設計中,我能基本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課堂中掌握中國山水畫三遠的相關知識與繪畫技法。在課堂的教學過程里,學生能從家鄉山水中感受到貼近生活的自然之美。美麗的山水畫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畫面特點,教師示范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繪畫技法。最后學生完成山水小品,既陶冶了情操,也增強了學生們的民族文化自信之感。
我的說課到此完畢,感謝大家的聆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