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深圳市編綜合實踐
所屬欄目:綜合實踐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深圳市編綜合實踐教材二年級《露營活動我最行之野外凈水》教學設計與實錄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深圳市編綜合實踐教材二年級《露營活動我最行之野外凈水》教學設計與實錄
深圳市編綜合實踐教材二年級
《露營活動我最行之野外凈水》教學設計與實錄
教學背景
《露營活動我最行之野外凈水》是深圳市《綜合實踐活動指引(二年級)》的一個活動課。本課的主要內容有: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學會安全、科學地安排露營活動,在長時間的露營活動中能想辦法解決攜帶的飲用水不夠的問題。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基于綜合實踐課“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的教學總目標,老師嘗試將綜合實踐課與科學學科整合,借助凈水實驗記錄得出結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經驗分享、小組合作、科學記錄、語言描述等過程,在制作簡易凈水裝置的過程中學會分析,了解材料的性質,把課堂與生活關聯起來。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凈水的科學知識,懂得利用過濾原理來做凈水處理;
2、自制簡易濾水器,學生體驗過濾凈水的整個過程;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識。
教學重難點:動手制作的效果、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小組合作的水平
準備材料:
簡易濾水器的各種材料、學習單、課件
課前準備,確認職責:請組長舉手,材料管理員舉手,衛生管理員請舉手,音量管理員請舉手。看來每個同學心里很清楚,我們綜合實踐課是需要合作的。上課的時候,贏得貼紙最多的小組優先上來領取實驗材料。加油哦!
大家都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開始了。上課!師生問好。
教學過程:
一、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 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致(5分鐘)
1.創設情境
師:最近,小明同學在綜合實踐課學習了露營的相關知識。上一周,小明迫不及待地要爸爸帶他去野外露營,他們的露營計劃是兩天半。第一天,他們燃篝火,吃燒烤,唱歌,跳舞,露營真是太好玩了(出示露營圖)可是大事不妙,第二天起床后,他們發現帶去的純凈水馬上就要用完了,還有一天多,該怎么辦呢?
(預設)生1:可以去找水。
生2:要是下雨,可以收集雨水。
生3:還可以挖洞取水。
老師相機點評小結:尋找水源,收集雨水、露水,挖洞取水都是很不錯的辦法。
2.引出課題:
師:小明把這些方法篩選了一下,決定先去尋找水源,他在營地附近觀察了一下,發現山那邊有一個水潭,于是他舀來了這樣一杯水(出示污水圖)。請你來說說, 這杯水,能直接飲用嗎?
生:不可以,水里有樹葉,還有很多細小的沙子。
師:是的,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雜質,除此以外,水里還會有我們看不見——微生物或者氣味。
師:有什么辦法把這樣的水變干凈?
生:可以過濾一下,讓水變干凈。
師:過濾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如何在野外用過濾這個辦法實現凈水。(板書課題:野外凈水-過濾)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激發低年級學生愛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興致,在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二、了解過濾原理 熟悉凈化材料(10分鐘)
1.學習過濾原理
師:什么是過濾呢?一起聽聽科學家是怎么介紹的。
(播放過濾原理視頻)
師:聽完科學家的介紹,誰能用自己的話給大家講一下什么是過濾?
生:過濾就是把這些臟臟東西和水分離來。
師:說得真好!你剛才一定很認真聽了科學家的介紹。
2. 了解簡易裝置的制作
師:在野外,小明沒有濾紙和明礬這些材料,只能就地取材。他先用礦泉水瓶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凈水裝置,剪開瓶子——給蓋子開一個洞——鋪上凈水材料,簡易裝置就做好了。
(出示課件制作步驟圖,展示已經提前做好的簡易裝置。)
3. 認識凈水材料
師:可是問題又來了,小明在野外,用什么做凈水材料呢?他繼續就地取材。他先在箱子里翻出了這個,(老師舉起紗布))這是——紗布。還有毛巾——這是一種棉布。剛才在水潭邊帶回了一些——砂石。還有一些比較大的——石頭。還有他們昨晚篝火時留下的一種黑乎乎的東西——木炭
師:這些材料,能不能幫助小明把臟水變得比較干凈?說說你的理由。
生:紗布上有很多小小的孔。
師:這些石頭為什么可以幫助過濾?
生:石頭堆放在一起會形成小小的洞。
師:你能結合剛才科學家講的來思考,真是會動腦筋的好孩子!
4.小組討論材料順序
師:這些材料按什么順序疊放效果最好呢?請大家現在小組內討論,商量出三種不同方案,并填寫在學習單上。
師:表揚第2小組,他們的小組討論有序、音量控制得很好。
老師巡視了解討論情況。
師:我們看一下這個小組。他們的方案一:最下面是紗布,然后是木炭—砂石—棉布,(邊說邊示范操作)把臟水從最上面倒進去就得到第一次過濾的水了。 接下來,一起看看他們的方案二:從下往上依次是木炭—砂石—棉布—石頭。(老師調整順序示范操作)方案三也是同樣方法來操作。等一會每個小組按照你們商量好的三種方案來凈水,看看哪一種方案過濾效果最好。
學生躍躍欲試。
5. 發放材料
師:凈水方案出來了,大家肯定很想動手做實驗,驗證一下。下面請每個組的材料員來領取凈水材料和污水。
各小組材料管理員有序上臺領取凈水材料:簡易凈水裝置、凈水材料、臟水、抹布。
(設計意圖:學生對生活中的過濾司空見慣,但是過濾原理是什么可能還是懵懂無知的。經過過濾原理的講解和過濾材料的觀察,他們得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個個躍躍欲試。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需要遵守小組合作的約定,明確自己要負責的工作。)
三、動手做實驗,做好觀察記錄( 15分鐘)
1.明確實驗要求
師:現在各個小組都領到自己的材料了,請大家對照實驗要求開始凈水:
(1) 小組合作,根據討論的順序制作凈水裝置,觀察過濾前后水的變化。
(2) 組長填寫學習單。
(2)小組交流匯報,評選最干凈的水。
2.動手實驗
各個小組動手凈水,老師巡視指導,提醒記錄。
師:你們遇到什么困難?你們是怎么解決的?
師:時間到,請各小組整理材料,收拾桌面。
(設計意圖:這是最考驗學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活動。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結合所領取的凈化材料的特點來安排順序,同時需要觀察過濾后水的變化,并做好記錄。每一項工作都需要有明確的分工,合作需要非常的有默契,還要能解決組員之間的分歧。所有這些都需要在組內完成,學生的主體作用凸顯,老師只起巡視指導。由于平時課堂也是這樣的小組合作模式,所以整個課堂井然有序。)
四、回應開頭情境,聯系生活實際小結(10分鐘)
1. 根據本組實驗結果選出最佳方案
師:請已經整理好材料的小組再次拿出學習單,看看自己組最干凈的水是哪一種方案過濾出來的。請第一組來介紹一下。
生:1:我們對比了一下,方案二過濾出來的水是最干凈的。
師:請你們組派同學介紹一下你們的方案二。
生2:我們的方案二最下面是紗布,然后是木炭、棉布、砂石、石頭。
(老師根據學生匯報示范貼出這一組的方案二)
師:請每個小組都來看一看,他們的三種方案中,過濾效果最好的是這樣的:
紗布—木炭—棉布—砂石—石頭。
那其他組,你們過濾效果最好的方案是哪一個呢?
生3:我們是第一種。
生4:我們是第三種。
師:看來每個小組過濾效果最好的方案都不太一樣。請組長帶著你們組的學習單上來,貼出你們的最佳方案。
師:一起來看看每個組的最佳方案吧,你們有什么發現?(著重引導最下面的材料)
師:我們發現,各個小組的最佳方案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在最下面放紗布或棉布。這是為什么呢?
生:因為棉布的孔更小,可以過濾很細小的雜質。
師:你的發現真了不起!
2.比一比,誰的方案過濾的水最干凈
師:從大家貼出來的方案來看,材料的先后順序是不一樣的,到底哪一種順序過濾的水最干凈呢?我們來比比看。請各組選出一瓶自己組最佳方案過濾出來的水擺在前面的桌子上。
組長把自己組最干凈的水擺在桌子上對應組別的位置。
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投票,選出一瓶你認為最干凈的水。
生:我認為這杯水最干凈。
師:請你拿著這瓶水給同學們觀察一下。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組的方案,從下往上依次是:棉布、紗布、木炭、砂石、石頭。
生:我發現他們這杯水的底部也還有一點小小的雜質。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請你給他們組提點建議,如果再改進一下,應該在最下面再加一層什么?
生1:再加一層棉布可能會更好。
生2:我認為還可以再過濾一次,就跟媽媽過濾豆漿的時候一樣,過濾兩三遍。
師:你們真會從生活中學習,把掌聲送給他們。
3. 提醒凈水后的重要細節
師:相比還沒過濾的水,這些水真的干凈了很多了呢!可以直接拿來喝嗎?為什么?
師:過濾只是把肉眼看得見的雜質給過濾了,因為水里還可能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所以一定要燒開哦!
3. 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生:學會了在野外怎么把水變干凈,學會了想辦法,學會了合作。
師:今天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大家收獲很多。很多小組在活動中互相合作,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怎樣能得到更干凈安全的水,同學們也可以繼續去探究。希望同學們以后去露營,能用上這項本領,享受美好的露營生活。下課!
(設計意圖:在這節課中,孩子們真正做到了學會動手,學會合作,學會發現。孩子們在分享好的經驗和不太成功的教訓中,收獲了不一樣的知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