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式過馬路
所屬欄目:綜合實踐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中國式過馬路》開題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綜合實踐課程《中國式過馬路》開題課
學校: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建設北路小學校
姓名:馬婧
《中國式過馬路》開題課
【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隱患。在十字路口人與車輛的“爭流”較量中,行人常常冒著生命危險在車流中“穿越橫行”。一時間,“中國式過馬路”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引發大家對交通、國民素質和安全意識的討論。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中國式過馬路”。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會發現問題、捕捉社會熱點。
3、能描述一種社會現象,形成社會觀察的興趣和敏感度。
4、能用簡單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對社會現象的看法和觀點。
5、懂得如何篩選提出有效問題并進行研究。
【教學過程】
(一)聽歌曲,說現象
1、師:同學們,喜歡聽歌嗎?
2、師: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是關于過馬路的,我們一起來聽聽!聽的時候,請同學們用眼看,用耳聽,用心想,然后用一句話來說說你的感受。
(播放歌曲《中國人民過馬路戰歌》)
3、說現象
師:歌聽完了,誰愿意來說說你的感受?(師簡短點評)
4、師:生活中這樣的現象有很多,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紅綠燈無關,這——就是網友口中的“中國式過馬路”。(板書:是什么?)其實被稱為“中國式”的不僅僅是過馬路,還有“中國式”接送孩子、“中國式”插隊、“中國式”堵車、“中國式”旅游……當這些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都被冠以“中國式”這三個字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為全社會都在關注的一大社會熱點問題。
5、師:我們綜合實踐的學習就是要學會捕捉這些社會熱點,然后提出自己的思考、問題來進行探究。(板書:捕捉社會熱點)這次活動就讓我們以“中國式過馬路”為主題進行一次研究,好不好?
【設計意圖:情境激趣,為自主探究做鋪墊。創造始于問題,問題激發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以歌曲的形式導入本課,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利于他們回顧生活細節,并能聯系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二)看視頻,想問題
1、師:在進行綜合實踐研究之前,我們首先要提出問題(板書:?),然后才能去解決它,得出結論。那么圍繞“中國式過馬路”,同學們,你有什么想研究的呢?
3、師:別急,我們先一起來看一段視頻,希望它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啟發。(播放“中國式過馬路”的新聞報道)
【設計意圖:通過“中國式過馬路”視頻報道的播放,促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能發散式的從生活中發現問題,以便在接下來的環節中開拓思路,多角度廣泛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
(三)說問題,啟方法
1、說問題
師:報道看完了,我想同學們頭腦中一定迸發出很多問題。在說之前,提一個小要求:當有人發言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去聽,聽聽他的問題是不是也是你想知道的?
2、師:好,關于“中國式過馬路”你想研究什么問題呢?誰愿意來說?
3、師:(相機點評)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點評,捕捉每個學生所提問題的落腳點,并滲透相應的篩選、提出問題的原則。(師邊點評,邊相機板書篩選問題的原則——有意義、有方法、范圍小、易操作)
【設計意圖: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較為局限,也可能天馬行空。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同時運用一些數據、案例資料,以此來較好地啟發學生去迅速回憶捕捉生活中的相關細節。通過語言的引導,通過老師的點評,讓更多學生能夠打開思路,有意識地篩選、提出值得研究的有效問題。】
4、問題預設:
(1)人們為什么要闖紅燈?
(2)闖紅燈有什么危害?(PPT出示:闖紅燈傷亡數據和案例)
(3)怎樣減少這種不文明行為?
(4)外國人是怎么過馬路的?
……
(相機補充板書 :“為什么?”、“怎么辦?”)
(四)方法指導
1、師:同學們剛才提出了很多問題,那么想要把最終研究的問題確定下來,我們就需要對它們進行篩選整合。什么樣的問題才是有效的?它需要符合這些篩選的原則:
(1)有意義(想想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對哪些人有幫助?)
(2)范圍小(可以選取某一問題的一方面來著重研究,范圍越小,研究會越深入)
(3)易操作(你具備了研究這個問題的知識和能力了嗎?你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條件和資源嗎?)
(4)有方法(出示PPT:實地觀察、采訪調查、問卷調查、觀察與比較、書籍和網絡搜集資料……使用的方法越多,我們的研究成果就會越深入、越全面、越真實)
【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關鍵性的一點在于提出有效的問題。只有有效的問題才能夠讓接下來的實踐活動有目的、有效率地進行。問題可以因興趣而產生,但沒有適合的方法和研究資源,會令學生后期失去研究的動力,提出的問題就無法得到解決。所以,本環節,教師對篩選問題的原則進行指導與總結,為學生提出有效問題做出范本。】
2、師:同學們,我們要學會靜靜地思考,1分鐘時間,就你剛才提出的這個問題,對照原則,思考一下需要修改嗎?
(五)小組合作篩選問題
1、師:現在我們小組合作探討,給大家3分鐘時間,第一,說明想要研究這個問題的理由;第二,對小組成員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整合;第三,確定1—2個本組想要研究的問題記錄在問題卡上。
(師巡視,相機指導)
2、師:我們對組內每個人的問題都進行了分析,哪個小組現在愿意來說說你們想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生匯報)
【設計意圖:教師對篩選問題的方法進行了指導,學生在本環節運用這些方法對組內每個人的問題進行篩選整合,這既是對篩選方法的鞏固,又是對篩選方法的驗證。】
(六)總結
1、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為大家展示了一些資料,其實,不管是活動中還是在確立問題時,大量資料的搜集都會對我們有所幫助。
2、師: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所以,這節課我們先不急于把問題確定下來。課后,同學們要去搜集更多的資料,根據篩選問題的原則,再來確定你們小組最終要研究的那個問題。然后依據它來撰寫活動方案,圍繞“中國式過馬路”開展一系列的研究。
3、師:同學們,我們綜合實踐學習就是要學會去捕捉生活當中的這些社會熱點,來確定問題進行研究。(板書:確定研究問題)相信同學們在接下來的活動當中能夠打開思路,在綜合實踐這趟充滿魅力與探索旅程中收獲很多。
【板書】
“中國式”過馬路
捕捉社會熱點 → ? → 確定研究問題
是什么 ? 有意義
為什么 ? 有方法
怎么辦 ? 易操作
范圍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