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秋天的雨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6課《秋天的雨》安徽省 - 蕪湖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6課《秋天的雨》安徽省 - 蕪湖
秋 天 的 雨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名為寫秋雨,實為寫秋天。作者以秋雨為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繽紛的色彩,豐收的景象,各種動、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繪出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極盡描寫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麗、秋天的快樂;虬亚镉耆烁窕虬亚镉瓯扔鞒缮钪谐R姷氖挛,通篇語言藝術化,給人以美感。 【設計理念】
《秋天的雨》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課文如詩如畫,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展示一個美麗、豐收、快樂的秋天。根據教材特點,對于這樣的美文,在設計時,我定位于“讀”。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想象讀、給視頻配音等多種形式的讀,不同層次的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走入文本,從而理解文本。這樣,用讀來突破難點,在讀中感受語言的美,在讀中想象畫面感悟秋天的美,在讀中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在達成過程中,我設計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對詞語的理解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正確處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緊緊抓住語言文字,進行能力培養,滲透情感、態度、
價值觀,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總結出理解難懂詞語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鑰匙、五彩繽紛、好聞、喇叭、一曲、豐收”等7個詞語,書寫“顏、料”。
2.初讀課文,知道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秋天的雨。
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五彩繽紛、你擠我碰、頻頻點頭”等詞語的
意思。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嘗試背誦。能發揮想象,仿照例句寫句子。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五彩繽紛、你擠我碰、頻頻點頭”等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季節不同,景色不同;不同季節的雨,也各有特點。春天的雨,淅淅瀝瀝,如牛毛,像花針;夏天的雨,狂暴肆意,傾盆而下;冬天的雨,是稀疏的冷雨;秋天的雨會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秋天的雨。(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優美抒情的語句導入春、夏、冬三個季節雨的特點,既充滿詩情畫意,又設置了懸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詞
1.生一邊看課文,一邊聽老師朗讀,聽完說一說:你覺得秋天的雨怎么樣?
2.學生自讀。出示自讀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出示生詞認讀“鑰匙、顏料、好聞、喇叭、一曲、豐收” 學生讀時,隨機強調“匙”輕聲,“豐”后鼻音。 4.將生詞依次放入句子中指名逐句讀。
5.梳理文章脈絡。一邊點擊課件一邊師生合作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這里有——,這里還藏著——,還能吹起——
(設計意圖:舒緩的輕音樂,配以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將學生帶入秋天的情境中。同時,老師的語氣、語調、表情,都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給學生。將認讀的詞語放入句子再讀,不僅遵循了“詞不離句”,同時梳理了文章脈絡,學生知道了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寫秋天的雨,初步感知了文章主要內容。) 三、研讀第二自然段,入境悟情
1.出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2.指導書寫“顏、料”。重點強調“顏、料”左右兩橫不在同一條線上,高低參差;“料”兩豎一個是垂露豎,一個是懸針豎,并且長短不一。滲透漢字書寫的美學效果。生當堂練習。 3.初步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顏色多。(預設學生回答:字面猜想、借助近義詞理解詞語的方法。)
過渡語:同學們通過字面猜想認為“五彩繽紛”指顏色多,我們看看課文中是不是有很多種顏色。
4.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點明省略號作用。 過渡語:“五彩繽紛”僅僅是顏色多嗎?我們繼續往下看。 5.播放銀杏、楓樹動態視頻?赐暾f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6.出示文中描寫銀杏、楓樹的句子,完成練習。
(1)學生比較文中句子比自己說 的“銀杏在飄”好在哪里。
過渡語:同學們寫不出來作者這樣優美的句子,但我們可以美美地讀出來,給視頻配音,那我們也進行了創作。 (2)指導朗讀描寫銀杏樹句子,重點讀好“扇哪扇哪”。 預設一:學生讀不出語氣語調。
點撥:你們聽老師讀,你們有什么發現?(“扇哪扇哪”讀得慢慢的、柔柔的)你們學著老師的樣子讀一讀。 預設二:學生讀出語氣語調。
點撥:這幾位同學讀的一個共同點是將“扇哪扇哪”讀得慢慢的、柔柔的。我們按照他們的讀法讀一讀。
點擊課件:去掉“扇哪扇哪”再讀,體會好不好?(不好)加上“扇哪扇哪”一邊做扇的動作一邊讀。
(3)用讀銀杏樹的方法讀描寫楓樹的句子,讀好“飄哇飄哇”。
指名讀,齊讀。
(4)尋找配音大師:請讀的好的學生給視頻配音。全班同學齊讀給視
頻配音。
過渡句:秋天的雨不僅把顏色給了銀杏、楓樹,它還給了誰?那畫面更美,但老師沒拍下來,這個任務交給你們,你們美美地讀這些句子,讀出畫面,想象出畫面。
7.出示描寫田野、果樹、菊花的句子,完成下面練習。
(1)自由讀或同桌合作讀還可以加上動作讀,重點讀好劃線的地方。
(2)指名逐句讀,隨機理解重點詞句并指導朗讀。
a.“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抓住“海洋”體會稻子一望無際豐收的場景。
b.理解“你擠我碰”的畫面。老師先在樹枝上畫分開的幾個果子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補充畫圖,畫出很多果子挨著長在一起。 (小結理解詞語的方法:畫圖)
“你擠我碰”換成“長在一起”好不好?學生做一做“你擠我碰”的動作,體會擬人修辭手法。
c.學生一邊讀“頻頻點頭”一邊做動作理解。(小結理解詞語的方
法:做動作)
8.讀完這一段,我們再看“五彩繽紛”,不僅是顏色多,而且顏色——(預設答案:鮮艷、艷麗)。
深度挖掘:黃色的銀杏會扇,紅色的楓樹會飄,果子會你擠我碰,菊花會點頭,這些顏色不是一動不動,而是——(會動)。所以,“五彩繽紛”不僅指顏色多,而且指色彩絢麗,富有動感。我們是通過讀下面的文字理解出來的。(小結理解詞語的方法:聯系下文) (設計意圖:“尋找配音大師”這一環節的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朗讀興趣,抓住動態詞語“扇哪扇哪”“飄哇飄哇”,通過比較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進而讀出其中的韻味,讓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如何將句子寫生動具體,而且直觀的視頻富有詩情畫意,渲染了氣氛。有了銀杏、楓樹動態畫面的呈現,學習田野、果樹、菊花這部分內容我舍棄了多媒體,讓學生通過朗讀,想象、理解、感悟,還學生一個原始的閱讀空間,想象一個屬于自己的秋天。學生通過畫圖,形象感受并體會擬人手法,感受果子的可愛,進一步體會文章語言文字表達之美,理解“你擠我碰”。通過做動作,真切感受“頻頻點頭”意思。最后達成本單元語文要素“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 四、情感升華,遷移仿寫
1. 用最美的聲音,最燦爛的表情,配上喜歡的動作齊讀第二自然
段,讀出喜愛、贊美之情。
2. 師生合作接讀,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 3. 遷移仿寫,創造美。
分步出示例句,分步仿寫,設計梯度,降低難度。 第一步:它把____給了____
第二步:它把黃色給了銀杏,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它把____給了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它把黃色給了銀杏,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它把____給了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說,小組討論再匯報。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仿寫的設計既拓展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語感,又豐富了學生的理解。分步出示例句,分步仿寫,步步引導,有了梯度,降低了難度。)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不僅欣賞了秋天的雨那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而且學到了字面猜想、畫圖、做動作、聯系下文等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利于我們今后的閱讀學習。秋天的雨還藏著好聞的氣味,還能吹起金色的小喇叭,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背誦第二自然段
3.讀描寫秋天的文章,不懂的詞語靈活運用“字面猜想、借助近義詞、聯系生活、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板書設計
秋天的雨
字面猜想 顏色多 艷麗 畫 圖 五彩繽紛
做 動 作 富有動感 聯系下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