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望洞庭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7課《望洞庭》安徽省 - 合肥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7課《望洞庭》安徽省 - 合肥
第17課《望洞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秋天轉(zhuǎn)任和州,行經(jīng)洞庭所作。詩人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借助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將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繪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詩中以“秋月”與“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清,一片和諧開篇。再用“鏡未磨”寫出了浩闊湖面,漣漪輕起,波光粼粼的朦朧之美。最后詩人放眼遠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顆青螺綴放在白銀盤中,如一種工藝珍品,使人愛不忍釋。全詩構(gòu)想新奇,色調(diào)淡雅,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洞庭湖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量的詩詞積累,但是對于古詩的意境感悟還需要老師的點撥,應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去感悟,根據(jù)詩中的關(guān)鍵詞想象畫面,從而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教學目標:
1.理解詞義,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 2.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感悟意境。
3.反復吟誦中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 教學重點:
理解“兩相和”“白銀盤”和“青螺”,想象詩人筆下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畫面美,感悟詩境,體會形象的比喻。 教學難點:
想象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湖的畫面美,體會形象的比喻。 教學方法:
了解詩人,理解詩題;抓住字眼,明白詩意;想象意境,領(lǐng)悟詩情;積累內(nèi)化,拓展遷移。 教學準備:
音頻、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猜詩,入題
1. 出示圖片,猜詩句:《中國詩詞大賽》節(jié)目中有這樣一個游戲:看圖猜詩。規(guī)則就是出示一幅圖,選手根據(jù)圖上的畫面猜一句詩,同學們想不想也來挑戰(zhàn)?
2.出示洞庭湖美景,看到這些畫面你會想起哪些詞語?
3.詩人和你們一樣,他望著洞庭湖煙波浩渺的水面,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詩歌佳作。(板書:望洞庭)聽,他正在朗誦…… 二、初讀古詩,讀順(識題材,會誦讀)
1. 《望洞庭》是一首七言絕句。七言絕句有嚴格的格律,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體裁之一。 2. 回憶我們以前都是怎么學古詩的?誰來交流一下指名說。
同學們,這節(jié)課,讓我們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首寫景詩。一起讀題目。 3.哪位同學愿意來嘗試一下朗讀?指名讀詩。 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4.大家讀詩不僅要讀的正確通順,還要注意節(jié)奏和韻律,盡可能地讀出詩的味道來。 三、再讀古詩,讀懂(想畫面,明詩意) 1.齊讀古詩,你認為題目里哪個是關(guān)鍵字?
2.學習單上已經(jīng)預習到這是一首寫景詩,詩中描寫的景色你最喜歡哪一句? 指名讀詩句。
3.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再讀這句古詩,邊讀邊想象其中的畫面,你能想到怎樣的景色? (一) 想象畫面,感悟詩境,抓住“和”來引導學生想象水天一色的月夜畫面美。 1.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帶到句子中讀一讀。) 2.還有喜歡這句寫月色的嗎?這是什么樣的月色?
預設:朦朧的、秀美的、寧靜、祥和的、皎潔的……用上這其中的詞語說說你看到的畫面 3.“和”在這里指什么?合為一體、和諧、祥和 音樂起:
皎潔的月光靜靜地灑在湖面上,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是多么寧靜,女生讀……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籠罩下,閃著點點銀光,是多么的和諧,男生讀……
一幅生動的畫面把我們帶進古詩的意境,看來借助關(guān)鍵詞想象畫面是學古詩的好方法。 (二)從形、色兩方面引導學生想象洞庭湖山水工藝般的畫面美 1. 與這月光和諧相稱的是怎樣的水面?把你的感受帶到句子中讀 2.理解“鏡未磨”,指名讀句子。
3.這湖面波光粼粼,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一面未打磨的銅鏡,多么柔美,一起讀。 4. 望到這樣的畫面,詩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
預設:陶醉、平靜、平和……詩人已經(jīng)完全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所以詩人不禁吟出: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5.這洞庭湖有著怎樣的山、怎樣的水?賞析“白銀盤里一青螺”,體會詩人非凡的想象。 6.多么神奇巧妙的想象,這就是古詩,古詩神奇魅力正在于此,看到大自然的美景,詩人都可以通過非凡的想象或比喻或夸張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你能想起哪句詩: 預設: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江雪;
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杭州西湖; 也有白銀盤里一青螺的洞庭山水。
7.此時此刻作者在哪里望?哪個詞看出:遙望。遠遠的看去。他看到了什么?
(三)1.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單,根據(jù)剛才的交流,把你最喜歡的那句畫面整理通順,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選4位同學匯報。
是啊,月夜遙望,湖面水平如鏡,青山綠水相依相伴,那翠綠的君山恰似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放在白銀盤中,如同一件精妙絕倫的工藝品;讓我們美美地讀這首詩!
2. 這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在詩人筆下凝聚成28個字的山水詩。你還記得這些寫山水的古詩嗎?
預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而在劉禹錫眼中洞庭湖的山水是清奇秀美的。 四、又讀古詩,讀美(多吟誦,悟詩情)
那八百里的洞庭在作者的眼中,不過是案頭的杯盤,不過是:白銀盤里一青螺!能寫出這種詩句的詩人是怎樣的?
1.拿出學習單,誰來說說你了解的劉禹錫?一生補充
如果你是劉禹錫,你心情會怎樣?
經(jīng)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劉禹錫已寵辱不驚。在明月清輝之下,在碧波萬頃的湖邊,作者與這山、這月、這水同歸于平靜,同歸于和諧,于是《望洞庭》連同這 “洞庭秋月”一起成為永恒。(板書)
2.永恒的古詩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唱。師唱
你們聽過這種讀法嗎?這就是古詩的吟誦。
老師已經(jīng)把節(jié)奏標出來了,藍色的線是節(jié)奏線,粉色的字是節(jié)奏點,節(jié)奏點的字讀的時候讀長一點。一、二、四句最后一個紅色的字是韻字,古人寫詩都要押韻,韻字要讀得更長跟老師老讀一遍。
節(jié)奏點和韻字要讀長,有長就有短,短的字就是入聲字,已經(jīng)用藍色標出,入聲字要讀得特別短,比如:月、翠、白、一
像老師一樣伸出你的右手觸摸這些文字,讓它的畫面在你的腦海中立起來,起立,跟老師一起唱。
3.思維導圖背詩:
現(xiàn)在你們就是一千多年前的劉禹錫,站在寧靜和諧的月夜湖邊, 看到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你們會說:生背誦第一句 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 生背第2句。 遙望洞庭湖,青山綠水,相依相伴,生背第3句
朦朧中那翠綠的君山就像是放在白銀盤里的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惹人喜愛。生背第4句 就這樣,讀著讀著詩中優(yōu)美的畫面就留在我們的腦海里了。 4.小結(jié):
劉禹錫雖因被貶逐路過洞庭,但這首詩卻像一副色彩生動的山水畫,全不見失意、消沉悲觀,真不愧是一代“詩豪”。描寫洞庭湖美景的詩還有很多,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李白的《游洞庭湖》,希望同學們能用今天學到的抓字眼想畫面的方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chǔ)上體會中華詩詞的魅力。 五、作業(yè)
1. 搜集寫山水的寫景詩讀讀背背。
2. 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寫一段洞庭湖的美景。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guān)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