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海濱小城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海濱小城》安徽省 - 馬鞍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海濱小城》安徽省 - 馬鞍山
海濱小城
研究問題:交互式白板在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解決策略:1.借用白板,激起學習興趣。2.借用白板,呈現學習要點。 3. 借用白板,鞏固學習成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海邊風光。師:這是廣東省的一座海濱城市。你想去嗎?有什么吸引你的?想去那里干什么?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這座美麗又整潔的“海濱小城”。誰能回顧一下,本文按方位順序依次描寫了海濱小城的那些景象?(師板書:海上、海灘、庭院、公園、街道)
二、指導學習第1、2節:
1. 他們又是什么樣子的?大家先默讀1、2節,再想想:大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交流:你喜歡大海嗎?它是什么樣子的?或:有什么特點?還有誰補充的?
3. 這兩個自然段中,有些句子寫得特別好。請你再讀一讀1、2自然段,并用波浪線畫出一個你喜歡的句子。
4. 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相機出示第一節文字,問:跟海鷗一樣顏色的云朵,是什么顏色的?(聯系上下文理解:云朵的顏色是白色、灰色)
相機(PPT凸顯表示顏色的字)瞧,藍色的天空、大海,棕色的——機帆船,銀白色的——軍艦,白色、灰色的——海鷗,云朵,海上竟是如此的色彩斑斕!真美啊!誰再來讀一讀?
5. 早晨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這金黃色象征著喜悅,象征著幸福。
三.自學3~6節,并匯報
1. 小結學法:剛剛在閱讀“海上”部分時,我們先說了說,這一處景
象是什么樣子的,然后找出了自己喜歡的句子。下面,請大家按照這樣的步驟,同桌合作,共同學習3~6自然段。
2. 就第一個問題,有哪對同桌一起來匯報一下學習成果? (1)沙灘(寂寞、熱鬧)
A. “這里的孩子……躺在那里”我特別喜歡這句。你知道老師為什么喜歡這句嗎?(為什么說貝殼“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評議:你是聯系上下文理解的。這兒運用了修辭手法——擬人,讓我們感受到了——貝殼的尋常)
B. “船隊一靠岸,海灘上就喧鬧起來。”問:“喧鬧”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想象:海灘上發生了什么事?大家會做什么?可能有人會喊—— C. “一靠岸就喧鬧”(凸顯“一,就”)說明—— D. 我也會用“一……就……”說一句話(指名說) (2)庭院(樹多)
A. “鳳凰樹開了花……紅云中。”有喜歡這句的嗎? 你能不能提出一個問題,考考大家? “紅云”指的是什么?
(出示鳳凰樹的圖片),理解:指鳳凰花特別紅,特別多,你挨著我,我擠著你,就像一片片紅云。
誰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 (3)
公園(美)
A. “一棵棵榕樹……擋風雨”
出示榕樹圖片。看,這就是榕樹。像什么一樣的榕樹?誰來讀讀這句話?
師生合作讀:樹下擺著——,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總是——。人們坐在樹下干什么?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
榕樹是南國特有的樹種,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它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了。
(4)街道(干凈) 你踩過沙灘嗎?什么感覺?
小城的生活就是這么讓人感覺生活很愜意。
3. 小結:作者依次描寫出了“海上、海灘、庭院、公園、街道”的樣
子,不禁讓人贊嘆:(齊讀)這座海濱小城真是又美麗又整潔。文章結尾的這句話很重要,因為,整篇文章都是圍繞著它來寫的。
四、了解中心句并運用
1.同樣,課文中有些句子也很重要。指定豎排的4人讀第四自然段,一人一句。你們覺得那個句子很重要,可以幫我們理解這段話的意思?重要的就站著,不是那么重要的,坐下。(PPT出示第四自然段)
2.交流,并說說:為什么覺得它重要?再讓學生用橫線畫出來。 引導:后三句,如何看出來“樹多”?(逐一出示句子)
3.小結:這個句子叫“中心句”。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可以把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4.默讀第5、6自然段,找出中心句,用橫線畫出來。我們平時習作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如(PPT出示):秋天的果園真熱鬧啊! _ 十分美麗。 (1)交流寫什么,從哪些方面寫? (2)自主寫片段。 4. 集體交流,評議。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不僅抓住了景象的特點,感受了海濱小城的美麗與整潔,而且還學習了圍繞一句話展開具體的描寫。接下來,我們練習寫字。
1. 出示“載、栽”,比較異同點。師范寫“載”,注意:筆順;第一筆橫,第二筆豎寫短,第三筆橫寫長,“車”寫緊湊,斜勾寫長,最后一筆是點。
2. “濱、漁、潔”:注意三點水的寫法。
板書設計:
海濱小城
海上:色彩豐富
美麗:海邊:寂寞——熱鬧 整潔:庭院:樹多
公園:榕樹大 街道:干凈
教學反思:
語文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學法指導,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我教學《海濱小城》這篇課文時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具體表現如下。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諄諄善誘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先讓學生找出中心句,然后讓他們邊讀課文邊品賞出這個自然段的意思,除了寫樹木的種類多外,還寫到桉樹葉散發出的香味濃;鳳凰樹開的花如一片片紅云。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庭院的特點,并會用準確而精練的詞“很美”、“樹多”歸納出來。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誘導作用,學生做到“多思”、 “多讀”、“多講”,真正做到精講多練,強化語言訓練,而且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欣賞文章的能力也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
二、抓住重點,教出特點,交給學生一把自學的金鑰匙
在這節課里,教師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灑脫,著力于讓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教給他們一把獨立欣賞文章的金鑰匙。如教師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先是誘導學生由表及里逐層深入地品讀這一重點段,接著就讓學生運用同一方法去自學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結。這樣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講巧練,抓準訓練點
在狠抓素質教育和目標教育的今天,教師的精講巧練符合時代的特點,如教學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個句子,教師讓學生一個接一個有感情地朗讀比喻句后,再引導學生品味比喻句內含的形象美和色彩美。當小結第四自然段后,緊接著讓學生完成填空題,這樣不但反饋了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體現了教學目標的落實。是符合大綱中的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的要求。又如:總結全文后還設計了內容相似,結構相同,要求一致的語言訓練,使學生覺得內容豐富有話可寫。進而體現了讀寫結合的優越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