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春天的歌,春天舉行音樂會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4課春天的歌春天舉行音樂會-陜西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4課春天的歌春天舉行音樂會-陜西省級優課
《春天舉行音樂會》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春天舉行音樂會》是人音版第6冊教材中第一單元內容,是一首曲調活潑、歡快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一段體結構,整首歌曲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春雨、春水、春風、春雷都比喻成會唱歌、會彈琴、會打鼓、會鼓掌的人物,還把春筍比喻成小小指揮家。歌曲中多處巧妙的運用了休止符、使歌曲節奏活潑、跳躍,旋律富有流動性,充分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大地萬物開始蘇醒,花紅柳綠的一片盎然景色,生動形象的相聲詞奏響了一曲優美動聽的“春天交響曲”。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識、識譜能力、音樂審美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善于模仿,但注意力不易集中,針對這一認知水平,我在教學中注意創設氛圍、引發興趣,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并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學習,在欣賞與感受中不自覺地接受新知識,完成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理念
本課以“春”為主題,以“舉行音樂會”為線索。分別設計了走近春天、探索春天、唱響春天、表現春天等教學環節,通過聆聽、模仿、自主學習、表現等教學活動,創設一種愉悅地教學氛圍,讓同學在感受、體驗、表現春天中,領略春天之美,還能完成對歌曲的二度創作,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表現力、鑒賞力、創造力和合作意識。
四、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領悟歌曲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生機,激發學生對春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聽、唱、奏、演等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3.知識與技能:運用體態律動感受表現歌曲段落,能用打擊樂器和音樂會的形式表現歌曲。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唱好四分、八分休止符;感知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打招呼游戲
師:XX0X | X — |
同學 你 好
生:用同樣的方式和老師打招呼 2.體態律動(伴奏音樂:春天背景圖)
[教學意圖]通過打招呼游戲、體態律動組織教學;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使學生感知樂曲的段落和典型節奏型。
(二)導入—感受春天 1.探索春天的音響
師:一年之際在于“春”,春天的美景就像一副副美麗的畫卷。同學們,春天來啦!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師讀生模仿節奏朗讀)
XX0X | X 0 | 滴嗒 滴 嗒 春風吹拂著楊柳: XX0X | X 0| 沙沙 沙 沙
春風和楊柳在歡樂地歌唱
5303 | 5 0 | 4202 | 4 0 | 滴嗒滴嗒沙沙 沙 沙 2.難點樂句學習 16666 |1606|1 6. | 3.師生接唱游戲鞏固難點樂句
『教學意圖』通過探索春天的聲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四分、八分休止符以及難點樂句,為歌曲演唱做鋪墊。
三、歌曲學習—唱響春天 (一)整體聆聽感受 1、初聽歌曲,學生思考
師:歌詞里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春天里的那些聲音? 生:說出音樂中春天里的四種聲音。 2、復聽歌曲,師生揭題(板書)
3、再聽歌曲,說出內容(多媒體顏色區分)
師:音樂會中誰在彈琴,誰在唱歌,誰又是指揮家呢? 4、師生合作朗讀歌詞(根據內容做力度處理)
『教學意圖』通過反復聆聽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了整體感知;按節奏朗讀歌
詞不僅使學生熟悉了歌曲內容,強弱對比朗讀也為更好地表現歌曲做準備。
(二)學唱歌歌曲第一部分(多媒體出示歌譜) 1、聽歌曲第一部分,感受這部分音樂情緒 2、師生接龍學唱這一部分
3、教師提示演唱力度,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三)學唱歌曲第二部分 1、聆聽歌曲第二部分并思考
師:歌曲情緒發生怎樣的變化,有沒有你熟悉的樂句? 2、自主學唱,教師指導
3、結尾樂句,對比學習(多媒體圖片) 4、完整演唱
『教學意圖』再次聆聽各部分歌曲,同時注重在聆聽中思考,使學生養成有效聆聽音樂的習慣;通過多種方法學習歌曲,培養學生師生、生生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 (四)完整演唱全曲
1、師:春天的音樂會真是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每一位小演員都有自己的特點。(板書)
春風、春雨 輕柔的 春雷有力量地 春水熱情活潑地 春筍自豪地
齊唱有氣勢地、情緒激烈地
2、完整地表現春天的音樂會(注意音樂表情)
『教學意圖』通過對音樂形象的分析總結,使學生更好地表現音樂,真正達到“以情動人”。
四、歌曲拓展—表現春天 (一)打擊樂器伴奏
1、學生選擇樂器(響板、沙錘、鼓、串鈴)表現春天的聲音。 2、學生聽音樂模擬演奏 3、綜合表演 (二)舉行音樂會 1、全體學生演唱歌曲
2、加樂器表演唱歌曲
『教學意圖』過對音樂形象的分析總結,使學生更好地表現音樂,真正達到“以情動人”。 五、小結
同學們,春天的音樂會結束了,讓我們一起走出音樂教室去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無窮魅力吧!(歌曲范唱)
《春天舉行音樂會》教學反思
《春天舉行音樂會》是人音版小學三年級音樂第四課中的教學內容。 本課以“春”為主題,以“舉行音樂會”為線索。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分別設計了走近春天、探索春天、唱響春天、表現春天等教學環節,通過聆聽、模仿、自主學習、表現等教學活動,創設一種愉悅地教學氛圍,讓同學在感受、體驗、表現春天中,領略春天之美,還能完成對歌曲的二度創作,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表現力、鑒賞力、創造力和合作意識。 本課教學特點:
1、律動體驗,感知春之氣息(走進春天)
成功的導入是一節課的重要開端,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在課堂伊始,通過“打招呼游戲”、體態律動組織教學;在聽音樂伴奏的過程中,使學生感知樂曲的段落和典型節奏型。
2、自主探究,體驗春之歌聲(探索春天)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通過創設“春天美景”情境,探索春天里的音響,運用聆聽、模仿、表現的方法,引出春雨、春風等春天里的聲音,在潛移默化中解決四分、八分休止符和學習和鞏固難點樂句,為演唱歌曲做準備,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欲望。
3、深入學習,唱響春天之歌聲(唱響春天)
歌曲學唱環節是本課的重中之重。在這一環節,教師指導學生的每一個環節都很扎實,完成了教學目標。首先通過反復整體聆聽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了整體感知;按節奏朗讀歌詞環節不僅使學生熟悉了歌曲內容, 強弱對比朗讀也為更好地表現歌曲做準備。然后再次聆聽各部分歌曲,同時注重在聆聽中思考,使學
生養成有效聆聽音樂的習慣;通過多種方法學習歌曲,培養學生師生、生生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在歌曲的最后通過對音樂形象的分析總結,使學生更好地表現音樂,真正達到“以情動人”。
4、豐富歌曲,展現春天舉行音樂會(表現春天)
通過對音樂形象的分析總結,使學生更好地表現音樂,真正達到“以情動人”。 不足之處:
教學中應注重師生的平等關系,口頭語“孩子們”應改成“同學們”;板書部分略顯簡單;完整聽賞的次數再多一些,可加旋律線聽賞;時間安排有些緊張,歌曲表現部分時間太少,導致課堂最后有些急促。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教學反思,不足之處請評委老師給予指正,謝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