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和水蒸氣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科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水和水蒸氣》江蘇省 - 常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科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水和水蒸氣》江蘇省 - 常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水與水蒸氣可以相互轉化;水由于溫度變化形成水蒸氣;水蒸氣由于溫度變化而變成水;水變成水蒸氣存在于空氣中,水蒸氣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見。
過程與方法:經歷“預測——觀察——解釋——預測——……”的科學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現;感受、體驗物質變化的可逆性。
2學情分析
關于“水”和“水蒸氣”,學生已有許多生活經驗,比如地上的水干了,晾起來的衣服干了,燒開水等等。四年級的學生對于“水蒸氣”、“蒸發”已經有了模模糊糊的初步認識。比如衣服上的水干了,有些學生會用“水蒸發了”去解釋。但是在他們的前概念中有著許多根深蒂固的錯誤認識,最典型的便是對于熱水中冒出的“白汽”的認識,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白汽”便是蒸發出來的水蒸氣。這個錯誤的前概念中隱含著兩方面的信息:1.學生認為“白汽”是“氣態”,其實“白汽”是“液態”;2.學生認為“白汽”是蒸發現象,其實“白汽”是凝結現象。因此,對“白汽”的研究認識就成為本課教學的難點。
3重點難點
重點:水與水蒸氣能互相轉化。
難點:水變成水蒸氣存在于空氣中,水蒸氣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引導建立“蒸發”“水蒸氣”的概念
(一)質疑導入,觀察水燒開的現象,說說現象?
【設計意圖】:喚醒先前原有經驗。
(二)觀察活動,建立“水蒸發變為看不見的水蒸氣”的概念。
觀察實驗:水少了,作出解釋。建立蒸發的概念并板書。
觀察實驗:少量水在桌面蒸發現象。建立水蒸氣的特點:看不見,無色無味,摸不著。
【設計意圖】:引起注意、熟悉概念。
活動2【活動】(二)引導建立“凝結”的概念
(一)問題情境:冷熱不同的玻璃片同時蓋在相同的溫水上,觀察玻璃片上會產生什么現象。先預測,再實驗。
(二)組織交流:1、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2、在冷玻璃片上形成了什么?3、水蒸氣在哪里?學生在圖上標一標。
解釋:水蒸氣遇到比自己冷的環境就會形成小水滴、水。科學上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凝結。(板書:凝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經歷“預測——觀察——解釋”的學習過程,建構“水蒸發形成“水蒸氣”的科學概念。
活動3【活動】(三)鞏固提升,尋找水蒸氣的活動
(一)實驗情境:水蒸氣的產生。
組織交流:1、看不見的部分是什么?
2、白汽是怎樣產生的?3、白汽是什么物體?
(二)實驗情境:產生的水蒸氣把塑料袋給撐起來,學生說說實驗現象并做解釋。
(三)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白氣”的產生。
【設計意圖】:
1.暴露前概念,引發認知沖突
2. 引導學生經歷“預測觀察、描述”的學習過程,在有層次的觀察活動中不斷尋找新證據驗證原先的猜想,引導學生形成新的認識。
活動4【活動】(四)師生總結
(一)思考:水燒開后先看了很多細小顆粒的小水珠,最后他們又都不見了,為什么?
(二)實驗情境:觀察原先的兩塊玻璃片,說說觀察到的現象,思考為什么?
(三)水的三態變化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去研究。
【設計意圖】:整理學生的概念發展成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