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車的運動
所屬欄目:小學科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小車的運動》遼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小車的運動》遼寧省 - 沈陽
小車的運動
教材內容: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小車的運動》 教材分析:
《小車的運動》是《物體的運動》單元的第四課,學生在學習了《運動的方式》的基礎上,對小車在平面上的運動展開具體的探究活動,需要課時為一課時。教材中,以學生喜愛的小車為話題,按照“問題——假設——實驗——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對小車在平面上的運動過程提出問題:小車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針對問題,提出各種假設,采用“控制變量”方法來搜集證據,得出結論,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提高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因素作出假設。 2、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
4、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科學知識:
1、知道小車行駛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2、認識到“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意識到科學技術在解決日常工作、生活問題中所起的作用。 3、學會尊重科學實驗中的有關數據。
教學重點:知道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教學難點: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
教學準備:帶線繩的小車、螺母和墊圈(每小組各4個)、秒表、 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播放生活視頻,激發興趣
師:(播放視頻)請同學們看視頻,想一想小車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板書:問題“小車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二、以活動展開,獲取新知 1、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假設
師:誰能來說一說,小車的運動快慢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生1:可能與車輪的大小有關系。 生2:可能與車子的自身的重量。 生3:可能與拉力的大小有關系。
師:(在每位同學回答后及時追問)可能有什么樣的關系?(引導生
進一步猜測。) 2、確定本課研究的任務
師: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假設,(板書:假設)怎樣才能知道這些假設都是正確的呢,(生:實驗)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實驗用品:小車,泡沫板當做路面,螺母當做重物放在車廂中,墊圈放在繩子的一端拉動小車,計算器和秒表(介紹用法)。
當在一個實驗中如果有很多個影響實驗的因素時,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和公平性,通常會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其他的因素都保持不變。 大家想一想,你認為在實驗中哪一個因素需要改變,哪些因素要始終保持不變?如何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呢?請小組內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因素設計實驗,制定填寫實驗方案。 3.學生設計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設計的實驗方案
師:各小組匯報一下你們的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及時追問,解決問題)
①改變拉力的實驗:保持不變的是小車運行的距離,確定起點;小車的載重量;改變的條件是墊圈的數量;逐個增加或減少墊圈的數量。 ②改變載重大小的實驗:保持不變的條件是拉力的大小;小車運行的距離,確定起點;改變的條件是載重量的大小,要逐個增加或減少螺母數量。
5、師提出實驗要求:實驗時保持距離不變;路面不變 不能用手推或拉,保持小車直線行走
為減小誤差,應多次實驗,取平均值,保留兩位小數。 ④小組成員要分工明確,及時填寫記錄單 三、學生活動、記錄數據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你們的設計來進行實驗。(板書:實驗) 小組分工合作、實驗,記錄數據。教師巡視,作好適時地指導。 四、交流匯報、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1、同學們已經完成實驗,那個小組愿意把實驗記錄展示給大家。從這些數據中我們能發現什么規律?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2、我們通過得出結論:(板書:結論)(填空) 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得越慢 載重越重,小車運動得越慢,載重越輕,小車運動得越快。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學到了什么學習方法?
(學生談收獲。主要總結出實驗探究的步驟與方法) 六、拓展
師:同學們的學習收獲真豐富,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極限越野的小視頻,讓我們來看看賽車手是怎樣比賽的。(播放視頻)小車行使速度的快慢,不僅和拉力、載重量有關,還跟其他很多因素有關,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利用今天學到的探究方法繼續研究 。
板書設計: 小車的運動
問題: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假設: 拉力 載重量 車輪 路面 坡度 摩擦力… … 大 快 實驗 拉力{小 慢
大 慢 結論 載重量{小 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