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讀本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高中《讀本》第4講第三框《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福州黃雅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讀本》第4講第三框《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福州黃雅芳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福州八中 黃雅芳
【概述】
1. 課題選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高中)》第四講第三框第一目
2.授課對象:高一年級學生
3.課時安排:0.5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依據:新課標把高中思想政治課定位為活動型的學科課程,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科思維的培育,強化辯析學習路徑,通過情境的鋪設,議題的引導,活動的設計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習得必備知識,練就關鍵能力,而從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讀本》也是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標的要求上是一致的。
單元視角下本節內容分析:本課內容選自《讀本》(高中)第四講: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本講下設三框內容,第一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宗旨和使命》、第二框《以人民為中心的科學內涵》、第三框《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這三框內容分別從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三個維度來展開對黨的根本立場這一內容的學習。該教學片段截取第三框的第一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來展開學習黨如何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這部分內容是基于前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根本立場的學習后,在實踐層面探討黨如何依靠人民,如何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在邏輯上是本講內容的落腳點。
【學習者特征】
1.認知層面:通過初中的學習以及本講前兩框內容的鋪墊,學生已初步懂得黨與人民的關系等相關知識,明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需進一步理解如何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2.能力層面:高中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辯證能力,愛思辨。當今信息化環境下,學生接受信息渠道增多,高中學生思想活動和行為方式具有多樣性、可塑性。
3.個性特點: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趨于成熟的關鍵時期,高中學生思想意識日趨活躍,思想活動具有獨立性、選擇性和可塑性的特點,思維能力較初中時期有明顯提高。他們具備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又有認識世界的渴望,因此需要正確的、系統的理論給予指導。在教學中學生對說教和一味的灌輸非常反感,所以教師需要提供適當的學習情境,通過議題的巧妙設置,引導學生在議學中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習得必備知識,練就關鍵能力,從而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
【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將國內外對待撲滅山火這件事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處置結果進行強烈的對比,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一些國家認為山火不可能人為撲滅,只能聽天由命,而中國卻視山火這種危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自然災害為一場必須打贏的“阻擊戰”?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領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人民滿意不滿意是檢驗一切工作的第一標準,從而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育愛黨愛國意識,增強政治認同。
科學精神:通過啟發學生對山火難滅的客觀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引導學生對國內外撲滅山火難度之高進行客觀地分析和科學地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通過對重慶山火如何在短時間內被撲滅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對科學撲滅山火的有效方法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公共參與:通過課后作業的設計,啟發學生給2050年的自己寫一封信,表達自己對未來的期許,引導學生思考未來的自己能為祖國和社會做些什么,從而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依靠人民,關鍵是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地創造熱情。
教學難點: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
【教學方法】
議題式教學法
【教學準備】
學生自主閱讀《讀本》第四講的內容;課前查閱有關重慶山火如何在兩周內全部撲滅的資料,分小組進行課前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篇章
眾志成城,誓滅山火
一.課堂導入
議學情境:課堂伊始,想跟大家分享一張照片,照片的左邊一側是火龍映天吞食半個夜空,右邊這一側那璀璨的藍光是什么呢?那不是路燈,而是各路而來的救援隊伍頭上的頭燈,他們中不僅有沖在一線的消防員、武警官兵、解放軍等救援人員,也有向險而行、逆火而行的普通人,還有從云南、甘肅等地趕赴而來的救援力量,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民。他們在做一件共同的事情:沖向身前的漫天山火,只因守護身后的萬家燈火。
撲滅山火是世界公認的難題,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曾爆發過山火?眾所周知,澳大利亞2019-2020年的山火,燒了整整7個月;美國加州的山火每年燒兩次,一次燒數月,今年加州的山火一連數月至今未滅;歐洲多國也遭山火蔓延······所以美國著名消防專家諾斯說道:不管投入多少人滅火,都不足以把火撲滅。
二.新課教學
議學活動1:山火為何如此難滅?
設計意圖:通過重慶山火這個正能量的熱點話題情境的鋪設,從生活中取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其他國家同樣爆發過山火而且持續時間長、滅火難度大的介紹,自然引發學生的思考:山火為什么如此難滅?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接下來的議學活動中。通過啟發學生對山火難滅的客觀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引導學生對國內外撲滅山火難度之高進行客觀地分析和科學地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議學活動2:重慶山火多點爆發,但卻在短短兩周內被奇跡般地全部撲滅,這是如何做到的?課前已請同學們自主閱讀《讀本》第四講的相關內容,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前探究,課堂上請各小組分享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在國內外山火持續時長的鮮明對比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學生分享1:火災發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坐鎮調度指揮滅火工作,共轉移群眾540戶1500余人,最后山火得到有力壓制,無人員傷亡!面對突然襲來的山火,我們把它當做一場“阻擊戰”在對待,消防戰士喊出“山火不滅,絕不收兵”的口號。能夠在兩周內戰勝山火,首先是因為有黨的堅強領導!
教師小結:重慶山火一爆發,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有關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滅火工作,其他省市消防迅速參與支援,誓滅山火!這和澳大利亞山火肆虐時,總理照常去夏威夷度假,悉尼跨年煙花如期逆風飛揚形成鮮明的對比。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必然造成最終結果的大相徑庭。
學生分享2:重慶山火在撲滅地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一聲需要志愿者的號召發起,無數人爭著報名。消防員連續奮戰數小時,咬著面包就睡著了。正是因為我們黨在長期執政的過程中,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思想和行動上都依靠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所以在天災面前,沒有人置身事外,因為大家知道自己就是國家的主人,所以能夠眾志成城,這就是人民群眾的力量!
教師小結:重慶人民與山火死磕到底,最終取得偉大的勝利,在西方國家看來是無法戰勝的山火,在中國的土地上,被廣大人民群眾戰勝了。我想,不管我們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14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沒有什么困難是無法克服的!
學生分享3:重慶山林茂密,山間的林道狹窄崎嶇,大車根本上不去,即便上去,也會造成大面積的堵車,物資上不去,消防員也上不去,怎么辦?火情危機,但人民群眾是充滿智慧的,40多度的高溫下,重慶的一隊隊越野摩托車騎手自發組成志愿服務隊,趕赴一線支援、跟大火搶時間。廣大人民群眾開創性地自發搭建人力傳送帶,一個接一個地把物資往山上運。一次次愛心傳遞、一場場連續奮戰、一趟趟運送物資,匯聚起赴湯蹈火護家園的磅礴力量,構筑成萬眾一心戰天災的牢固防線。雖然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但卻是史無前例,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首創精神!
教師小結:我們的5G通信技術,港珠澳大橋、天眼工程、北斗的衛星導航系統等等,一個個非凡的超級工程都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不僅如此,我們目之所及所有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都是人民群眾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啟發學生自主閱讀《讀本》與分組進行課前探究,啟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由學生來分享在重慶山火撲滅過程中各種感人的、生動的中國故事讓學生在事實的體驗中,在情感的共鳴中自然地感悟到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在思想和行動上緊緊依靠人民,從而幫助學生堅定政治認同。也讓學生感悟到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依靠人民可以創造歷史偉業!
第二篇章
山火無情,人間有愛
議題情境:轟轟烈烈的全民救火行動與以畫家韓墨為代表的一部分人的觀點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網上一度引起熱議,他認為加州山火年年燒,但從不死磕,山火是自然現象,億萬年來就這樣,非要“人定勝天”,就難免傷亡。
議題:山火是自然現象,無需死磕,你認為呢?
議題情境:澳大利亞2019-2020年的山火,燒了整整7個月,使澳大利亞一度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動物死于這場大火,失去了生存的家園,燒毀的土地比江蘇省的面積還大,還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我們可能需要一百多年的時間,才能等到森林復蘇并重新吸收掉此次山火被釋放的碳含量。兩年前加州爆發的大規模山火造成超過2000座建筑物被燒毀,15.7萬人被緊急撤離,有31人在大火中喪生,而因山火失蹤的人口更是無法估計。今年加州的山火已經蔓延到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導致許多學校被迫暫時關閉,同時還造成了許多建筑被燒毀。山火所產生的有毒氣體進入大氣層后,隨著大氣循環蔓延到其它區域。
設計意圖:通過具有思辨性的議題的探討,向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待社會生活的不同視角和觀點,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通過啟發學生全面科學地對待山火這種自然災害,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在議中學,在學中悟,在悟中行,讓讀本“激情感、培思想、育行動”的功能充分彰顯。通過將國內外對待撲滅山火這件事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處置結果進行強烈的對比,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一些國家認為山火不可能人為撲滅,只能聽天由命,而中國卻視山火這種危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自然災害為一場必須打贏的“阻擊戰”?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領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人民滿意不滿意是檢驗一切工作的第一標準,從而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育愛黨愛國意識,增強政治認同。
三.課堂總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學生活動:分享上完本節課的感悟。
教師總結:有人說,西方國家是流程導向的有限責任政府,而我們是結果導向的無限責任政府,這個結果就是以人民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不論是山火阻擊戰、疫情防控戰、還是脫貧攻堅戰等等,我們一定要勝利,因為在中國,每一個小群體都不會被放棄!我們也一定會勝利,因為廣大人民群眾是最堅強的后盾,依靠人民可以創造歷史偉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阻擋的秘密所在。只要全體中華兒女擰成一股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變成現實!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談學習感悟幫助學生將所學內容內化于心并外化于行。隨著教
學過程的層層推進和課堂氛圍的不斷濃厚,水到渠成地進行情感升華和價值引領,進一步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
四.課后作業
請同學們給2050年的自己寫一封信,表達自己對未來的期許。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作業的設計,引導學生思考未來的自己能為祖國和社會做些什么,從而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意識與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