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曲線運動7.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遼寧省 - 沈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曲線運動7.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遼寧省 - 沈陽
課題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一、教材內容分析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是新課程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的第7節,是這一章的最后一節。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以后的一節應用課,通過研究圓周運動規律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使學生深入理解圓周運動規律,并且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體驗,加深物理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這一節是本章關于圓周運動的總結,相對于下一章的萬有引力與航天的知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對圓周運動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學生對于向心力由誰來提供,還比較模糊,這樣就不能進行知識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教學中通過多個實例分析說明向心力的來源是由性質力來提供的,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變成主動的探索新知識,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分析與綜合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探索研究和創新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向心力的認識,會在實際問題中分析向心力的來源
2、能定性分析火車外軌比內軌高的原因,及車速變化時內外軌的壓力變化 3、能定量計算汽車過拱橋最高點和凹形橋最低點的壓力問題 4、知道離心運動及其產生條件,了解離心運動的應用于防止 能力目標:
學會分析圓周運動的方法,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目標:
體會圓周運動的奧妙,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求知欲。 讓學生獨立完成一些問題的分析,體驗獨立解決問題的愉悅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細節,發展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分析具體問題中向心力的來源。 教學難點:
1、分析具體問題中向心力的來源 2、離心現象的理解 五、教法
采用問題引領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在關鍵處給予點撥,讓學生親自動筆、推導并表述;對于學生采用觀察、推導、探究、討論等學習方法。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引入
將一個裝有水的杯子倒立過來,水一定會流出來么?找一個同學做水流星的實驗。
觀察,思考
拋出問題,引發思考,用一個實驗現象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的興趣
新課教學: 火車轉彎問題
復習提問:向心力的相關知識 思考作答
復習鞏固,為下面的推導做鋪墊,并從供需兩方面理解向心力公式的含義 介紹火車車輪的結構
觀看輪緣圖片
通過圖片展示火車車輪的結構,更加直觀、清楚,以便分析火車在水平面上轉彎時向心力的來源
分析實際情況:車速快,質量大,
磨損嚴重,提出問題:讓學生設
計可行方案,如何減少磨損? 減小車速,增大半徑,減少質量 提出問題,引發思
考
老師引導,摩托車轉彎時會怎樣做?
傾斜
對比聯想,引導思考 推導:斜面上的火車受力情況,火車的臨界速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并分析當速度變化時軌道的受力情況
學習新知識 新課教學 新課教學 離心運動 新課教學 離心運動
分析水平面上轉彎的汽車的受力情況,判斷向心力的來源
受力分析
練習尋找向心力
觀看視頻
做繩系著小球的離心實驗 觀看
發揮視頻和實物的直觀性
講解離心運動的定義、條件和力與運動情況的對應關系 學習新知識 新課教學 介紹離心運動的應用和防止
尋找離心運動的
生活實例
聯系實際生活,體驗物理知識的價值,介紹事物的兩面性
新課教學 汽車過橋問題
提出問題,分析汽車在拱形
橋頂端和凹形橋底端的受力情
況,并列向心力方程
受力分析,列向心力方程 應用所學,培養學
生建模以及理論聯
系實際的能力
分析拱形橋上最高點的壓力與速度變化情況,并提出問題:壓力可以為零么?
思考,討論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新課教學: 航天器中的失重現象
由拱形橋上支持力為零引出航
天器中的完全失重現象,
強調失重并不是重力消失 學習新知識
通過實際事例的講解,讓學生體會物理現象中蘊含的物理規律,由感性上升為理性思考。
解釋課前的水流星實驗
思考、討論,類比,分析。 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課題小結 通過師生互動,共同總結本節課
的知識
回顧、總結
總結并加深本節所
講主要內容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課堂練習:
1.一輛卡車在丘陵地勻速行駛,地形如圖所示,由于輪胎太舊,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應是( )
A. a處 B. b處 C. c處 D. d處
2.(多選)如圖所示,汽車以一定的速度經過一個圓弧形橋面的頂點時,關于汽車的受力及汽車對橋面的壓力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豎直方向汽車受到三個力:重力、橋面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B.在豎直方向汽車只受兩個力:重力和橋面的支持力 C.汽車對橋面的壓力小于汽車的重力 D.汽車對橋面的壓力大于汽車的重力
3.航天飛機中的物體處于失重狀態,是指這個物體( ) A、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平衡; C、受的向心力和離心力平衡; D、對支持它的物體的壓力為零。
4.繩系著裝有水的木桶,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水的質量m=0.5kg,繩長l=1.0m。求:(g=10.0m/s2)
(1)最高點水不流出的最小速度;
(2)水在最高點速率v=4.0m/s時,水對桶底的壓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