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四章第二節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河北定州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四章第二節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河北定州中學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影響加速度大小的因素
能應用圖像法分析處理實驗數據,會根據計算機的實驗數據獲取信息,分析處理問題;
通過設計實驗方案,理解實驗探究的基本程序;
過程與方法
初步學習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通過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方法和實施實驗等過程讓學生體驗控制變量法的研究方法、數據處理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在分工與合作中體驗團隊精神,培養協作能力;
通過這次研究過程讓學生體驗到科學研究的快樂和成就感,體驗物理研究中過程中的嚴謹,培養學生猜想質疑能力和意識、培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作風;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測量加速度的方法。
2.提供恒力的方法
3.數據處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1.提供恒力的方法.
2.實驗方案的細節分析。
3學情分析
學生對設計性實驗的探究方法不是很習慣,思維狹隘,不能展開思路進行方法的設計,本實驗采用開放式探究的方法,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本節課從F1賽車和家用轎車的參數對比引入課題,從定性觀察轉向定量的研究。探討測量加速度和提供恒力的方法,學習研究數據的一般方法,讓學生學會從數據中發現物理規律。通過師生互動分析實驗方案,教師實驗演示讓學生體會實驗研究的一般方法。
4教學過程
4.1實驗探究環節
4.1.1引入新課
通過分析賽車的性能與啟動快慢的關系定性得到力越大啟動快,質量小啟動快。再用一個自己錄的演示實驗真切體驗出此關系。加速度和質量、力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系,我們需要通過實驗進行研究,這節課我們將給出研究方法。
4.1.2實驗設計過程展示
4.2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本節課分三步進行:1.先分析如何測量這些物理量,2然后學習如何分析數據找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3.最后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一、【板書】測量 m、a、F
1. 測量m 天平
2. 測量a
分析測量加速度的四種方法:
【課件】展示打點計時器的圖片+紙帶
(1)
【課件】展示一條理想紙帶
(2)x=
【課件】展示實際紙帶
(3)比較法
【圖片展示傳感器】
(4)加速度傳感器
3.力的測量:
【學生活動】2人為一小組,用手給滑塊拉力使之加速運動,用彈簧秤測出力的大小
學生分析給物體提供恒力的方法。
【學生展示】
1)斜面,重力的分力
2)小車上綁一細線,過滑輪懸掛一鉤碼,用鉤碼的重力來提供小車的拉力)
3)利用滑動摩擦力提供
4.1.3操作過程展示及實驗數據處理
三、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控制變量法)
【課件】1. m不變,研究a與F的關系
2. F不變,研究a與m的關系。
我們先來研究質量不變時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請各小組加速度和提供力的方法中進行選擇,組合一種實驗方案。
【學生活動】介紹實驗方案與理論分析的區別。
【介紹氣墊導軌】氣墊減小了運動的阻力。
【教師演示】將加速度傳感器與滑塊放到導軌上,通過細線連接一小桶。小桶質量為4.2g,釋放滑塊,傳感器示數穩定后讀數。
【學生活動】進行五次實驗,記下每次小桶加螺絲的質量,以及屏幕上的電壓值,根據數據思考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利用圖像來處理數據,得到結果:【板書】m不變時,a∝F
物體受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只要改變物體質量就可以了,給出學生數據進行分析。
得:F不變時:a ∝1/m
作業:請各小組繼續對選擇的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及細節的分析,寫出實驗方案設計報告。
4.1.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4.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一、測量m、a、F
1.m:天平
2.a:(1)打點計時器
(2)
(3) 比較法
(4)加速度傳感器
3.F:
二、實驗方案:1 2 3 4
三、實驗結論:
m不變: F不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