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磁現象和磁場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課標版選修3-1第三章磁場1磁現象和磁場-湖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物理人教課標版選修3-1第三章磁場1磁現象和磁場-湖南
《磁現象和磁場》教學設計
課題 磁現象和磁場 新授課 1課時
教學思路
新課程通過倡導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協作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來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的三維目標。本節課從“磁性小魔術”引課開始,結合圖片、視頻等相關素材,嵌入學生體驗實驗、觀察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在達成三維目標落實的同時,體現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探究的思維相結合的學科特點。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完成進行提出問題、實驗、協作解決問題的探究。通過探究過程,讓學生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和實驗能力,體會理解“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磁現象,知道磁性、磁體、磁極的概念。 2.知道電流的磁效應、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極和磁極之間、磁極和電流之間、電流和電流之間都是通過磁場發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磁場的磁性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在利用類比法、實驗法、比較法使學生對磁場的客觀認識過程中去理解磁場的客觀存在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類比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科學家探索問題的方法的掌握。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磁場的物質性和基本特性。
教學難點:磁場的物質性和基本性質。
教學資源 磁性指環魔術道具,通電平行直導線相互作用演示儀,條形磁鐵、蹄形磁鐵、鐵粉、水槽、小磁針、導線、電源、鐵架臺、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地球
磁場、極光教學影片
教學 流程圖 “磁性指環魔術”引課介紹磁場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展示條形磁體吸引特粉實驗 學生分組磁性規律體驗實驗介紹物理學家奧斯特及其發現的重大意義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實驗:電流的磁效應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實驗:電流與磁體的相互作用教師演示(學生觀察)實驗:通電平行直導線相互作用 學生分組討論以上相互作用均是通過磁場產生(類比電
場),明確磁場的性質以及特點介紹地磁場的基本性質,觀看視頻,了解地磁場的保護作用教學反饋:學生分組討論本堂課的總結,并展示總結內容(發言)觀看極光科教片(結束)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一)引入新課
磁性指環小魔術,并解密。就是利用了磁性的原理。
設計思路: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2分鐘)
幻燈片展示現代生活中磁現象的應用,包括銀行卡、電風扇、核磁共振(醫學)、磁懸浮。
關于磁現象的認識,在我國古代就有相關的研究和記載(幻燈片顯示司南的圖片),在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中是這樣記載的: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如下補充: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對世界科技的重大貢獻,并應用于航海。對學生進行民族自豪感教育。
(二)進行新課
1、磁現象
通過實物投影儀投影條形磁體吸引水槽中的鐵粉,明確以下幾個概念:
A. 磁性 B.磁體 C.磁極
設計思路:實驗形象、直觀,學生接受迅速,效果好
提出問題:磁體間相互作用的規律(請學生回答)
同名磁極相互吸引,異名磁極相互排斥
通過學生分組體驗,條形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2分鐘)
設計思路:本知識是初中的舊知識,所以在此處安排體驗性實驗,讓學生親自感受到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不接觸的,直觀、生動,為本節課引出磁場的概念,做好鋪墊。
提出問題: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是什么樣的呢 ?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設計思路:電與磁之間如此相似,那么電與磁有沒有聯系? 引出電流的磁效應,同時為類比電場來總結磁場做好鋪墊。
2、電流的磁效應
介紹奧斯特本人,以及奧斯特實驗的重大意義,對學生進行學習品質教育。
3、磁場
重走科學之路 (1)、奧斯特實驗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兩次重復實驗),讓學生觀察得出電流對小磁針有力的作用的結論,并將電流反向(兩次重復實驗),讓學生觀察得出力的作用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關系。
(2)、磁體對電流相互作用實驗(兩次重復實驗),得出實驗結論:磁體對電流有力的作用。并將電流反向(兩次重復實驗),讓學生觀察,得出結論,與奧斯特實驗中得出的力的作用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關系的結論呼應。
(3)、電流對電流相互作用實驗,兩根平行的導體棒,通同向電流與反向電流分別觀察到導體棒相互吸引與排斥。得出電流與電流之間有力的作用,并再次呼應相互作用力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系。
(4)、實驗總結歸納:通過對磁體與磁體、磁體與電流、電流對電流的相互作用力與電荷之間相互作用力都是非接觸力的對比,類比電場,然后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得出結論:(請學生回答) ①磁場:磁體、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對放入磁場的磁體與電流有力的作用。
②磁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
設計思路:設計教師演示實驗,通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然后得出結論,培養學生認真細致觀察的學科素養。通反向電流,作用力反向。為本章書后面的內容做鋪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通過對三個實驗的總結,充分發揮小組討論探究的的形式,得出磁場的的基本性質。效果好!
4、地球的磁場
(1)、通過動畫演示地球的磁場,讓學生理解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磁體,理解地磁兩極與地理兩極相反,并且在地理兩極附近,了解磁偏角。
(2)、播放關于地球磁場的影片(一分鐘),介紹科技最前沿對地球磁場的研究,來激發學生熱愛物理的興趣。
設計思路:通過動畫演示這種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讓我學生認識地磁場、地磁場兩級、以及磁偏角等概念;通過播放地球磁場的教學片,讓學生了解科技最前言的最新科技成果,激發學生熱愛物理的興趣。
5、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本堂課我們學習的知識,并且讓學生代表本組說一說,分享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
設計思路: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分享能力 六、結束:播放關于地球磁場與極光的科教片段(兩分鐘)。
觀察教師演示實驗,得出實驗結論,并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歸納總結出磁場的基本性質。
觀看動畫并思考問題。
設計思路:讓學生了解地球磁場對于生命的意義,了解地球極光的形成,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板書設計:
3、1磁現象與磁場
一、磁現象
小磁針靜止時,指北的磁極是北極(N) 指南的磁極是南極(S) 二、電流的磁效應(奧斯特實驗) 三、磁場
磁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 四、地球的磁場
3.1 磁現象與磁場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磁現象;了解電流磁效應的發現過程,體會奧斯特發現的重要意義;知道磁場及其基本特
性;了解地球的磁場。
(2)過程與方法:
以實驗為基礎,通過分組實驗和觀察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及總結的能力;
利用電和磁性質的類比教學,培養學生的比較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古代在磁現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關注與磁相關的現代技術發展;
激發愛國主義情懷。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
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電流的磁效應和磁場概念的形成。
(5)教學難點:磁場的物質性和基本性質
課前預習:
一、 磁現象
1、 磁性: ;
2、 磁體: :
3、 磁極: 。小磁針靜止時指南的磁極叫做 ,又叫 極;指北的磁極叫做 ,又叫 極。
二、 1、 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2、電場: 周圍存在著由它產生的電場, 處在電場中的其它電荷受到的力就是這個
給予的。
三、 地球的磁場
1、地磁場: 在地面附近空間產生的。
2、地磁場的兩極和地理兩極的關系:
地磁場的南極(S極)在地理 附近,
地磁場北極(N極)在地理 附近。
3、磁偏角:地磁軸和地球自轉軸之間的夾角叫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點磁偏角的數值是 ,而且,由于地球磁極的緩慢移動, 也在緩慢的變化。
課堂教學
一、 磁現象。
我的收獲:
二、 電流的磁效應。
(1)如圖設置實驗裝置,接通電源,你觀察到什么實驗現象?
實驗證明了 對 有力的作用。
(2)、如圖設置實驗裝置,接通電源,你觀察到什么實驗現象?
實驗證明了 對 有力的作用。
(3)如圖設置實驗裝置,接通電源,你觀察到什么實驗現象?
實驗證明了 對 有力的作用。
(4)、想一想: 通過觀察以上實驗,它們之間產生作用力時,并沒有接觸,這些作用力是怎么產生的呢?
我的收獲: 、 周圍存在著由它產的 , 處在 中的其它 、 受到的力就是這個 給予的。
三、 地球的磁場。
我的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