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十五屆全國高中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第十五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山東模擬展示課《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十五屆全國高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山東省-王姣-模擬展示課《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學校名稱 | |||
課例名稱 |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 教師姓名 | |
學段學科 | 高中生物 | 教材版本 | 人教版必修二 |
章節 | 第四章第一節 | 年級 | 高一年級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①說出轉錄的場所特點及條件; ②闡明并演示翻譯全過程; ③總結說出密碼子概念及特點。 過程與方法: 情境創設,任務驅動; 師生互動,生生課堂; 視頻演示,合作探究; 模型構建,深化概念; 學科交叉,增進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三人探討,六人交流,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通過任務驅動,師生互動,培養探索意識; 通過視頻展示,詩歌朗誦,模型演示,培養對生物學科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尊敬。 |
||
教學重難點 |
重點:轉錄和翻譯的過程; 難點:翻譯的動態過程;對微觀分子領域的認知和理解。 |
||
學情分析 | 在必修一的學習中,學生學習了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在學完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質”之后,又了解了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以及DNA的復制過程,那么基因中的遺傳信息如何表達,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節課知識承接之前所學,使學生對于即將學習的新內容充滿興趣,但學生對微觀分子領域認知有限,這限制了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 | ||
教學方法 |
|
||
教學過程 |
本節課教學流程,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進行。 【課前】教師通過班級優化大師布置兩個任務。 任務一:利用Xmind軟件制作第三章思維導圖,利用QQ投票選出優秀作品; 任務二:上網查閱恐龍滅絕的原因,小組討論利用現在的技術能否復活恐龍。 【課中】分為情境創設;三個探究;感悟升華幾個大環節,自主探究貫穿始終。 【導入】教師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引出第四章的學習。針對利用現階段技術能否復活恐龍的問題,同學們各執己見,教師播放自制動畫片:《大頭兒子的疑惑》,創設情境,引出本節課學習任務單。 【探究一】為什么RNA適于作DNA的信使?
一、看微視頻,填寫學案上的幾個問題。老師通過手機傳屏展示學生作品,鞏固落實。 二、小游戲:轉錄的產物有三種,形態功能各異,通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內容,將RNA的形態,功能,名稱一一對應。 學生代表上臺演示。 【探究三】RNA中的遺傳信息如何傳給蛋白質?
【課后】分層作業上傳班級優化大師;本節課的微課上傳QQ,有助學生落實鞏固。 |
||
教學反思 | 縱觀本節課,教學過程清淅、流暢,學生興趣盎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還不能完全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再教學中的時間控制,在教學思路上突破還不夠等,還需進一步研究和改進。但我希望通過這節課,學生能深刻體會基因的魅力,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因為有了基因的存在,在有了存在的意義,才如此精彩。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