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模擬上課,無生課堂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全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微課模擬上課講課視頻錄像(無生課堂)《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的探究和改進》易沭彤-廣西柳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五屆全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微課模擬上課講課視頻錄像(無生課堂)《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的探究和改進》易沭彤廣西柳州市第一中學高中生物
2017年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 高中生物 柳州市第一中學 易沭彤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的探究與改進
柳州市第一中學 易沭彤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節。
二、實驗器材
數碼顯微鏡、Motic數碼顯微交互系統、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培養皿、燒杯、滴管、切絲器
黑墨水、藍墨水、紅墨水
細葉蜈蚣草、洋蔥、蔥花、蘿卜以及學生自帶的實驗材料等。
三、實驗創新與改進要點
創新點一、自制“心花怒放”魔術實驗導入,激發興趣。
圖1 “心花怒放”魔術實驗
創新點二、教材實驗材料——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不能清晰的觀察原生質層,也不能直觀地看出外界溶液是否透過細胞壁,經過將多種材料比較之后,選擇了細葉蜈蚣草為實驗材料。
創新點三、再配上學生學習生活常用的紅墨水為實驗試劑,觀察原生質層和細胞壁,指示清晰、現象明顯。能更好地證明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細胞壁具有全透性。
圖2 浸在含紅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細葉蜈蚣草葉片細胞
創新點四、選用蘿卜和蔥花為實驗材料,從宏觀方面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用切絲器代替打孔器,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圖3 用切絲器切割的形態大小相同的蘿卜絲
創新點五、Motic數碼顯微交互系統的使用融入互動教學。教師可以及時監控、同步示范、交互反饋、效果共享。
圖4 Motic數碼顯微交互系統融入互動教學
四、實驗原理、實驗設計思路
(一)實驗原理:
內因: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
外因:當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液中,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進而質壁分離。當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會透過原生質層進入細胞液中,整個原生質層就會慢慢的恢復成原來的狀態,使植物細胞逐漸發生質壁分離的復原。
(二)實驗設計思路:
五、實驗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簡述原生質層的概念
2.探究水分進出細胞的方式及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的探究性思維和實驗探究的能力得到提升
2.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增強動手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生養成質疑、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2.學生通過合作、分享和表達,提升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六、實驗教學內容
教材實驗: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創新實驗:觀察細葉蜈蚣草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觀察蔥段、蘿卜絲的吸水和失水
七、實驗教學過程
環節一:實驗準備
課前進行實驗分組,準備實驗儀器材料并發放實驗卡:
環節二:實驗過程:
1.利用“心花怒放”魔術實驗導入,引發學生興趣;
2.展示成熟的植物細胞顯微結構示意圖,引出原生質層的概念;
3.提出問題,原生質層是否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4.進行實驗:學生體驗探究實驗的一般過程。
實驗中,學生制作臨時裝片,在數碼顯微鏡下觀察,可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拍照和錄像來記錄現象,教師利用主機監控每臺平板的圖像變化情況,將優秀作品同步示范;學生可使用“作業上交”功能提交作業,及時反饋。
學生在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時,發現不能清晰觀察原生質層!
圖5 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及失水情況
進而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更換實驗材料來進行改進。
學生用自帶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并觀察,終發現細葉蜈蚣草葉片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后,原生質層清晰可見,是較為理想的實驗材料。
于是,全班同學以此為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在0.3g/mL蔗糖溶液中細葉蜈蚣草葉片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后原生質層清晰可見,同時學生還發現,質壁之間有空隙。
圖6 細葉蜈蚣草葉片細胞的質壁分離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想到用墨水進行顏色標記。
經學生探究發現,藍色、黑色因和底色相近,效果較差,在含紅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中,觀察的效果較好,可以清晰的看到三個不同顏色區域:無色、綠色、紅色。無色區是細胞液,紅色區是外界溶液透過細胞壁后所處位置,綠色區域外邊界是細胞膜,內邊界是液泡膜,再加上兩膜之間的細胞質,就是我們所說的原生質層。
圖7 浸在含紅墨水的0.3g/mL蔗糖溶液中的細葉蜈蚣草葉片細胞
環節三:結果分析與交流
學生展示實驗結果:當植物細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中時,因外界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水分從細胞液進入外界溶液中,植物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現象,能觀察到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和原生質層分離開;接著,將該植物細胞浸泡在清水中,因外界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水分從外界溶液進入細胞液中,植物細胞吸水,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水分子能自由進出原生質層,但蔗糖分子不能。
結論: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環節四: 發現新問題,進行再探究
通過觀察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提出新問題:
植物細胞在高濃度蔗糖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不復原,請同學們來分析原因?長時間質壁分離也會導致植物細胞失水死亡,怎樣的狀態才適宜植物的存活?能否找出溶液的某種濃度,使植物吸水和失水達到平衡?請同學們根據探究性實驗的一般方法進行探究,完成實驗卡任務)
學生設計、進行實驗,記錄現象并進行分析。
表1探索蔗糖溶液引起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最低濃度
所選植物: |
清水 |
0.1g/ml蔗糖溶液 |
0.2 g/ml蔗糖溶液 |
0.3 g/ml蔗糖溶液 |
0.4 g/ml蔗糖溶液 |
0.5 g/ml蔗糖溶液 |
實驗前觀察的圖像 |
|
|
|
|
|
|
實驗后觀察的圖像 |
|
|
|
|
|
|
對水分的吸收情況 |
|
|
|
|
|
|
質壁的位置變化 |
|
|
|
|
|
|
該植物細胞液濃度大致范圍 |
|
學生展示探究方法、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有選了蔥花為實驗材料,經實驗前后對比,分析得出蔥花對水分的吸收情況,并推斷原生質層和細胞壁的位置變化關系,從而得出蔥花細胞細胞液濃度的大致范圍。
除了蔥花,還有以蘿卜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細葉蜈蚣草葉片細胞為實驗材料的,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探究。
環節五:課堂小結
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匯總,發現植物細胞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吸水情況不同;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不同植物細胞的吸水情況也不同。
表2探索蔗糖溶液引起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最低濃度
實驗材料 |
清水 |
0.1g/ml蔗糖溶液 |
0.2 g/ml蔗糖溶液 |
0.3 g/ml蔗糖溶液 |
0.4 g/ml蔗糖溶液 |
0.5 g/ml蔗糖溶液 |
蔥花 |
- |
+ |
++ |
+++ |
++++ |
+++++ |
蘿卜絲 |
-- |
- |
+ |
++ |
+++ |
++++ |
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
-- |
- |
+ |
++ |
+++ |
|
細葉蜈蚣草葉片細胞 |
-- |
- |
+ |
++ |
+++ |
++++ |
+表示質壁分離的程度-表示不發生質壁分離
比較蔗糖溶液引起不同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最低濃度,可以基本推斷出不同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有所區別。在此,如果要確切地找出植物細胞液的濃度值,學生還需設計實驗進一步探究。
圖8 比較蔗糖溶液引起不同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最低濃度
環節六:學以致用
通過實驗,聯系生活,有學生提出希望能找到細胞液濃度足夠大的某種植物來治理鹽堿地,改善生態環境。
八、實驗效果評價:
1.觀察能力的提升:本節課通過對實驗材料用具的創新,學生在觀察中,去發現問題,不斷改進,直到能更清晰直觀的觀察相關細胞結構,利于養成質疑、求實、創新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2.操作能力的提升:通過實驗,制作臨時裝片,切蘿卜絲等環節,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的能力得以提升。
3.探究性思維能力的提升:整個實驗是按照探究性實驗的一般方法設計,學生可以很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最后,學以致用,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在這一系列的實驗過程中,學會分析,學會思考,在思維和智慧上得到培養。
4.合作交流的能力的提升:學生通過合作、分享和表達,提升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作者姓名:易沭彤 單位:廣西柳州市第一中學
聯系電話: 電子郵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模擬上課,無生課堂”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全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微課模擬上課講課視頻錄像(無生課堂)《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的探究和改進》易沭彤-廣西柳州”,所屬分類為“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全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微課模擬上課講課視頻錄像(無生課堂)《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的探究和改進》易沭彤-廣西柳州”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