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讀本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八年級《讀本》第2講第二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福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讀本》第2講第二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福州虞思嘉
《堅持人民至上》片段教學教學設計
福州第八中學 虞思嘉
【概 述】
NO.1
課題選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初中)》第二講第二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第二目《堅持人民至上》
NO.2
授課對象:八年級學生
NO.3
課時安排:0.5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課包含了“人民是社會進步的主體”和“堅持人民至上”兩目,第二目《堅持人民至上》旨在引導學生理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幫助學生樹立人民觀念,理解“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認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人民至上”,個人價值判斷與選擇也要堅持“人民至上”,做到個人與社會、國家的有機統一。
【學習者特征】
NO.1
八年級學生具備基本的政治素養,但是部分學生存在缺乏國家主人翁意識,對國家發展關注不夠,使命感不強的問題,同時也有部分學生雖然非常關心國家發展,對重大時事、社會問題也頗感興趣,但存在著片面認識。需要幫助學生形成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較為清晰完整的認知,引導學生把黨、祖國、人民裝在心中,強化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識。
NO.2
學生通過之前的課程學習已經了解了社會主要矛盾始終圍繞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明白了人民是社會進步的主體。但對于國家在革命、建設、改革等過程中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學生尚不清楚這些在生活中如何體現的。我們要幫助學生在課程中樹立“堅持人民至上”的觀念,做到個人與社會、國家的有機統一。
NO.3
在八年級的課程學習中,學生已經在課堂上學習了參與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的行為,所以在讀本再次提及參與國家發展的時候,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話題,也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社會參與感和主人翁精神,通過對怎樣堅持人民至上的探究,也為之后高中人民主體地位的深入學習做了一個鋪墊。
【教學目標】
NO.1
理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明白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的所有作為都是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中國人民通過勤勞勇敢、聰明才智創造了歷史和今天的成就。
NO.2
結合自身實際與社會生活(如抗疫斗爭、脫貧攻堅等),討論我國社會發展如何做到人民至上,從而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NO.3
認同人民至上的觀念,增強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政治認同,自覺為實現共同富裕貢獻自己的力量,做到個人與社會、國家的有機統一。
【教學重難點】
NO.1
教學重點:人民至上的價值標準在社會生活中的體現。
NO.2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將個人發展的“小我”與國家命運的“大我”相連接,能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教學方法】
議題式教學法
【教學準備】
課前材料收集、課件準備
【教學過程】
議題一:發展為了誰?
教師活動:詢問學生的假期去處?引導孩子們觀察感受福州的新變化,通過引導得出結論我們發展為了人民,堅持人民至上。
學生活動:結合自身的實際,聯系課前準備材料收集“觀察福州的變化”,切實感受到這些變化帶給人民的幸福感,體會身為人民的幸福,發展為了人民,堅持人民至上。
設計意圖:從福州發展變化引入的思考,通過課前材料收集準備,讓孩子們切實感受身為福州人的幸福感,增強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政治認同,讓學生充分感受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發展為了人民。
議題二:發展依靠誰?
教師活動:播放視頻《記住福州!在這里,打造綠色宜居的幸福之城》,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驗思考以下問題:問題一:是誰在為打造綠色宜居的幸福之城而努力呢?引導學生結合視頻中出現的人物進行思考,視頻中有企業管理者、連江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園林綠化建設者、彩繪玻璃手繪藝人、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等,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從身邊挖掘素材,進行深入思考。問題二:他們都做了哪些努力呢?引導學生思考巨變背后的付出,是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問題三:我們也是福州人,我們能為福州的發展做哪些事情呢?引導學生思考自身能夠貢獻的力量。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在第一問思考中,學生可能會先想到國家和黨的領導,再通過老師的引導結合視頻,觀察到各行各業人民都對福州的變化做出了貢獻;第二問學生又進一步對人民的努力進行細節的觀察,發現巨變凝結了人民的力量和智慧,還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敢于創造的精神;到了第三問,通過老師的引導回歸到自身,思考平凡造就偉大的力量,我們也是城市的一員,也能為城市的發展出一份力。
設計意圖:從學生所生活的城市巨變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再通過層層設問的設置,符合學生的思考邏輯,從對發展依靠人民力量和智慧的探討,到思考自身能為國家社會的發展做出哪些貢獻?有效地提高了八年級學生將個人發展的“小我”與國家命運的“大我”相連接,能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
議題三:發展成果誰來享?
教師活動:福州要打造一座綠色宜居城市,為了這個目標,福州新建了很多的公園,列出數據,看出耗費巨資,引出辯題:花錢建公園好還是拿建公園的錢直接投資經濟好呢?引導學生思考這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讓我們的發展更有溫度。要促進福州的全方位發展,除了經濟,還有教育,文化,醫療社保,打造數字城市等等,讓福州人真正實現幸福,共享發展成果。從福州人的幸福引入到思考中國人為什么幸福?得出結論是堅持人民至上,我們一直為走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頭尾呼應。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辯題,可以認識到人民需求各不一,發展成果要均衡化和城市發展要有溫度。通過受身為福州人的幸福,享受了發展的成果,然后通過教師引導將視野拉大到做幸福的中國人。通過思考中國為人民能夠共享發展成果,讓發展更有溫度做了哪些事情?從打土豪、分田地,開展抗日戰爭,建立新中國,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領導人民改革開放,到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脫貧攻堅、抗疫等,再一次得出結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人民至上。
設計意圖:從思考引出辯題,在提高學生思辨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政治認同。從身邊的幸福輻射到全國的幸福,讓學生的視野逐步擴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孩子們切實感受我們堅持人民至上,一直在為走向共同富裕而努力,確保大家共享發展成果。
教師活動:總結延申,國家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我們作為人民的一員,作為國家的主人,也要與黨和國家心連心。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倡議大家多參與社會實踐,多關注福州和國家的發展,為福州的城市建設和中國夢的實現盡自己的一份力。
【板書設計】
第二框 第二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二、堅持人民至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