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寫作《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說明文的結構并不復雜,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分”式、總-分-總式、分-總式、并列式、遞進式等。理清結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的領會內容要領。說明順序是多種多樣的。采用什么樣的說明順序,取決于說明對象的特點和說明目的。常用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有時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幾種說明順序,如《中國石拱橋》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時間順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體,先整體后局部的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各種順序在語言上都有一定的標志。閱讀時抓住有一定標志作用的語言,可以更加順利地分析說明順序。總之。說明文的結構和說明順序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分析時可同步進行。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說明順序
2、說明事物能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3、使學生會寫簡單的說明文。 三、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大家請欣賞圖片,通過圖片,說明順序的重要性。由此引出說明文中的順序也非常重要。我們學過的說明文有哪些呢?《大自然的語言》《蘇州園林》…… 師總結:在說明事物(事理)的時候,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先說什么,后說什么。這就是說明順序的問題。不管是寫何種類型的文章,都有一個言之有序的問題。研究說明文的順序,同樣要注意“言之有序”可以這樣說,“言之有序”的要求,對于寫作說明文來說,尤其顯得重要。不管是解說事物,還是闡釋事理,倘若文字條理不清,雜亂無章,很難想象能把事物解說清楚、把事理闡釋明白。所以寫作說明文一定要注意說明順序。
(二)、常見得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視頻展示)
1、時間順序。即按照事理發展過程的先后介紹某一事物的說明順序。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如說明生產技術、產品制作、工作方法等等,都應以時間為序。
2.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空間存在的方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整體到局部來加以介紹,這種說明順序有利于全面說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說明某一靜態實體(如建筑物),常用這種順序。
3、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系及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或由個別到一般,或由具體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現象到本質,或由原因到結果,遞進或概括到具體,或特點到用途,或由整體到局部一一介紹說明.凡是闡述事物、事理間的各種因果關系或其他邏輯關系,按邏輯順序寫作最為適宜。
師:大家學會了嗎?這三種說明順序在寫作時如何應用呢?
在說明生產技術、產品制作等等,常用時間順序;說明某一靜態實體(如建筑物)常用空間順序;凡是闡述事物、事理間的各種因果關系或其他邏輯關系時,以邏輯順序為主。 三、實戰演練
(一)、指出下面這三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1、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這種云很薄,陽光可以透過云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這就成了卷積云。卷云和卷積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著,映著溫和的陽光,云塊四周圍散發出金黃的光輝。積云都在上午開始出現,午后最多,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遇見一種高積云。這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積云、積云和卷積云,都是很美麗的。 2、作為一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上級行政區冠名“襄陽”者斷續綿延: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設襄陽郡;三國、晉、隋亦設襄陽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設襄陽府;元設襄陽路;明、清設襄陽府;民國初設襄陽
道:新中國設襄陽專(地)區。
3、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學生閱讀語段,分析討論。
結語:1段文字采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說明順序,說明云的形態是現象,說明云與天氣變化的關系是本質。
2段文字采用時間順序條理清晰地說明了“襄陽”作為行政區域冠名的演變過程,從而充分說明從古至今“襄樊”長期稱“襄陽”
3段文字采用了空間順序,以朱漆方臺和雕金蟠龍為立足點,方位詞依次是:正中,上面,背后,兩旁;中央,周圍,下面
(二)、下面兩段內容關聯的文字,其中第二段文字順序混亂,聯系第一段文字,將第二段帶序號的句子合理排列,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只填句子的序號) 1.據統計,死海里含有多種礦物質:有135.46噸氯化鉀;另外還有溴、鍶等。 2.因為海水的咸度很高。
3這樣,就使水的密度大于人體的密度,無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來,沉不下去。
4死海海水的浮力為什么這樣大呢?
5把各種鹽類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結語:4是提出問題,215分析問題,3是結論回答問題。邏輯順序通常要考慮總分、因果、問答等順序。本題的順序有問有答,有因有果所以應是42153 (三)、什么是合理的說明順序?(多媒體展示)
寫好說明文,首先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其次最重要的是運用合理的說明順序。所謂合理的說明順序,是指能充分表現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順序,也是符合人們認識事物、事理規律的順序。
(四)、寫作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的安排說明順序?
1、是認清說明對象,分析說明順序。說明對象的特點決定了說明順序的選擇。
一般對實體性事物,包括建筑物、名勝等的結構或布局,多以空間為序,一般事理性說明文常會運用邏輯順序,像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工藝流程、事物的歷史變革等,一般都以時間順序說明。例如,《故宮博物院》就是沿著游覽參觀路線,按照從南到北的空間順序有主有次地介紹故宮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
2、注意正確使用標志性的詞語。以時間為序的說明語段過程明晰,線索清楚,縱向排列明確有序。一般要運用表示時間或先后的標志性詞語。
以空間為序的說明語段要運用表示方位的詞語,如“東”“西”“南”“北”“里”“外”“左”“右
以邏輯為序的說明語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的詞
3是分清主次,綜合歸納。有時一篇文章不僅采用一種說明順序,而是將幾種方式柔和起來,交叉使用幾種說明順序,從而達到說明透徹的效果。如《中國石拱橋》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時間順序外,又按照先概括后具體、先整體后局部的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先談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再概括介紹中國石拱橋的總體情況,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具體事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在歷史上曾取得的輝煌成就。介紹趙州橋,盧溝橋時,處處強調了石拱橋“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的特點。最后總說我國石拱橋有光輝成就的原因,以及社會主義時期石拱橋的發展。 (五) 例文賞析
從以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里任選一個,寫一篇說明文,介紹其特征與功能,不少于300字。
鋼筆 ,我的房間,我的小制作,我的校園 制作過程
提示:1、可以寫自己擁有的“這一個”事物,如“我的鋼筆”,也可以寫一類事物。無論選擇哪種寫法,都要力求寫得準確、充實。 2既要寫出事物的外在特征,也要寫出事物的內在特征。
3文章力求條理清晰,寫完不妨讓同桌先看一下,看看他能不能明白。 分享作品 文段一: 文段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