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教學融合創新說課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十八屆全國中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說課_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大洲和大洋》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大洲和大洋》+說課+李淑香
《大洲和大洋》說課稿
PPT1: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大家好!我是來自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三十六中學的李淑香,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PPT2: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PPT3: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地球和地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第一章學習內容的延伸
PPT4:我所執教的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識與能力,多數學生善于表達與溝通,部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方面存在不足。
PPT5: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PPT6: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大洲大洋的位置;三維地球和二維地圖的轉換;依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我將教學難點確定為運用地球儀和不同的世界地圖說出大洲大洋的位置;理解三維地球和二維地圖的轉換。
PPT7:為了解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我將課程設置為前置和后續兩部分,在前置課程中我要求學生自學微課、自主檢測、課前反饋,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下面我將詳細闡述教學過程。
PPT8: 因為本課學習內容較多,還有新增地理名詞,課堂四十分鐘完全消化存在困難。所以學生課前在自主任務學習單的引導下學習微課,了解海陸面積比例、大洲大洋的大小等基礎知識、認識大陸、島嶼等基本概念,并通過答題板進行檢測與反饋。
PPT10:我一共設置了三個教學環節,環節一課始檢測,熱身激趣
PPT11: 結合課前預習情況,同學們通過游戲化學習,輕松再現全球海陸面積比例、大洲大洋的大小等知識,加分方式更讓學生們的熱情再上一層樓。
PPT12:在檢測過程中,學生們直觀發現不同半球海陸分布的差異,從而落實了陸半球、水半球的概念。通過觀察了解不同半球的海陸面積比例,進一步總結出全球海陸分布的特點。從而落實了分析全球海陸分布特點的學習目標。
PPT17:由于學生通過課前微課學習已經了解大洲、大洋的概念,并知道大洲、大洋的名稱,大小,因此我設置了環節二 進階學習,自主探究 任務一 我們一起觀察世界,學生在我的指導下,用聯想法巧妙記憶大洲輪廓,用觀察法明確區分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從而達成認識大洲輪廓、識記大洲分界線的初級目標。
PPT18:關于大洲的相對位置,我設置了任務二 我們一起探究世界,學生們隨機自選探究任務,開展小組合作,利用地球儀觀察大洲的相對位置,使用表格歸納法總結成果并進行小組匯報,在白板上指出大洲大洋的位置。學生在標有大洲大洋名稱的地圖中是可以指出大洲大洋的位置的,那么是否能夠在空白的地圖中完成任務呢?
PPT19:我設置了任務三,我們一起填世界
PPT20:學生拖動大洲、大洋的名稱到相應位置,并圈畫出大洲的分界線,有一組同學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位置填反了!
PPT21:此時學生發現兩張地圖,一張南北美洲在東側,一張在西側,這是為什么?學生進行大膽猜想。
PPT22: 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我設置了任務四 我們一起展開世界。我給每名同學發了兩個桔子,學生在每個桔子上都畫好大洲大洋的簡圖,將其中的一個桔子經過大西洋畫一條南北兩極的連接線,并沿線展開;將另一個桔子上經過太平洋畫一條南北兩極的連接線,并沿線展開。然后組內進行觀察結果的交流,通過觀察展開的桔子皮學生驚奇的發現了大洲、大洋位置的變化,此時學生已經理解了三維地球到二維地圖的轉換過程。
PPT24:如何確定學會的知識已經靈活掌握,我設置了任務五 我們一起考察世界,創設情境假如你是一名科學考察隊員,你要對南極進行考察,你應該選擇哪張地圖呢?考察地點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圍著呢?有小組討論后,小組代表演示討論結果。
此時已經扎實有效的解決了教學重難點。
PPT25:環節三 情感滲透總結全課,學生回憶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并畫出思維導圖,最后師生共賞美麗的地球,學生了解地球遇到的問題,思考如何從我做起解決問題。
PPT26:本節課前學生自學微課,自主檢測,課上以任務為導向,開展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直擊教學重難點,一步步走向教學目標。
PPT27:本節課課后我進一步思考,能不能結合移動終端,達到與交互式白板聯接的智慧課堂呢?
PPT28:比如將課中的游戲和學生的展示活動,推送到移動終端,擴大參與主體廣泛度,提升自我效能感,或者通過知識膠囊錄制本課的主要活動,將二維碼推送給學生,讓學生課后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進行個性化學習。我進行了相關的嘗試。
新媒體新技術的理念不斷的更新,我將繼續探索和前行。
PPT30: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說課,感謝各位專家、評委的聆聽!謝謝大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