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全國初中地理,說課視頻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五屆全國初中地理說課視頻《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實驗探究》安徽省安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五屆全國初中地理說課微課視頻《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實驗探究》安徽省安慶市開發區實驗學校初中地理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實驗探究
安徽省安慶市開發區實驗學校 倪敏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北方地區第三節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教材用四個框題闡述了以下內容:文明的搖籃、風吹來的黃土、嚴重的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本節課選取的教學內容源自“嚴重的水土流失”這一框題。
二、實驗器材
1、水土流失實驗裝置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模擬降水裝置:鐵架臺、底部開孔塑料杯、塑料杯
模擬地表裝置:可調節坡度手機支架、自制透明塑料盒、地墊
收集水沙裝置:燒杯
2、其它實驗材料:塑料杯、黏土、沙土、草皮、自制刮土板
圖1 水土流失實驗裝置
三、實驗創新要點/改進要點
1、實驗裝置的制作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簡單易得,可推廣性強。
2、實驗裝置的設計科學、操作簡潔,可以準確控制實驗條件,嚴謹實驗結果。
(1)降水強度可控。鐵架臺可以固定底部開孔塑料杯,使實驗中模擬的降水穩定保持在相同位置。調整塑料杯底部開孔數量的多少、大小及倒入的水量多少,可以模擬相同或不同的降水強度。
(2)地面坡度可控。模擬地表裝置中,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支架坡度,改變裝土的透明塑料盒的角度,從而模擬相同或不同的地面坡度。
(3)土層厚度可控。利用自制刮土板來回反復刮動,可使透明塑料盒內的土層厚度保持一致、分布均勻。
3、一具多用,拓展實驗,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在研究影響水土流失因素的實驗基礎上,增加一些小配件,例如塑料泡沫制作的大壩,拓展到治理水土流失的實驗--打壩淤地。讓學生探索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既為后面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學習打下基礎,又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
四、實驗原理/實驗設計思路
1、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植被覆蓋率越高,保持水土能力越強。
2、土質越疏松,土壤顆粒間空隙越大,滲水性越強,更易被侵蝕。
3、造成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暴雨的降水量多、對地面沖擊力大,對土壤的侵蝕作用強。
4、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速度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
五、實驗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通過實驗能直接體驗到水土流失,感受到植被、土質、坡度、降水強度的不同對水土流失的影響,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逐步培養地理實踐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自主做出合理解釋,得出實驗結論,并利用實驗結論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讓學生在實驗中主動獲取知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理解地理要素間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 樹立科學的人地觀。
六、實驗教學內容
1、了解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實驗探究植被、土質、降水強度、坡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l 實驗一:植被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l 實驗二:土質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l 實驗三:降水強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l 實驗四:坡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3、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理解地理要素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七、實驗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 教學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
展示黃土高原的影像資料。 同學們,你們知道視頻展示的是哪里的景觀嗎?這里的景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景觀呢? |
觀看視頻并回答老師的問題。通過視頻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狀況。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設問啟發引導 聚焦探究問題 |
哪些因素會影響水土流失呢?請同學們先閱讀課本29頁的活動題,通過問題來發現、總結一下。 |
自主完成教材內容的學習,通過教材內容的閱讀,初步了解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土質、植被、降水、地形坡度等。 |
教師設問引導,聚焦探究的問題。 |
實驗求證 探究解讀 |
為了更加直觀地感受這些因素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間的關系,我們接下來進行四組對比實驗,來分別探究植被、土質、地面坡度、降水強度的關系。 | ||
一、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條件 請同學們思考、填寫手中的實驗記錄表,明確每組實驗中,哪些實驗條件相同,哪些不同。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猜想。 |
填寫實驗記錄表中實驗條件和實驗猜想兩欄。 | 確定實驗條件的“同”與“不同”,引導學生控制實驗變量的科學意識;提前猜想實驗結果,是為了調動學生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先進行思考、推理。 | |
二、指導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 展示實驗器材,說明使用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引導學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一:有植被、無植被的水土流失對比 驗二:黏土與沙土的水土流失對比 實驗三:暴雨與小雨的水土流失對比 實驗四:陡坡與緩坡的水土流失對比 |
參與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及時記錄并思考。 | 通過對比實驗,直觀感受各因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 |
三、交流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 引導學生交流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討論土質、植被、坡度、降水強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
總結實驗結果: ★沒有植被,水土流失更嚴重。 ★沙土比黏土水土流失嚴重。 ★降水強度大水土流失更嚴重。 ★陡坡比緩坡水土流失嚴重。 |
通過交流討論,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語言的規范表達。 | |
四、分析實驗現象,解讀實驗結果 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解讀,明白造成水土流失差異的原因。 |
解讀實驗結果: ★植被的葉、冠可以起緩沖作用,降低雨水對地面的沖力,根系可以保持水土。植被對土壤有保護作用。 ★沙土比黏土土質疏松、土壤顆粒間孔隙大,滲水性強,易被侵蝕 。 ★暴雨的降水量多、力度大,對地表沖刷強。 ★陡坡比緩坡水流速度快,對地表沖刷強。 |
引發學生思維碰撞和深入思考,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 |
五、利用實驗結果、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回歸教材,將實驗結果進行知識遷移,通過閱讀黃土高原的圖文資料,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 ★地表植被稀少; ★夏季多暴雨; ★地面破碎,溝壑縱橫,多溝谷斜坡。 |
活學活用,利用實驗結論,發展遷移運用的能力。 |
|
六、探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理解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歷史上的黃土高原也曾山清水秀,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引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之間有何聯系呢? |
地表缺乏植被的保護是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而植被的稀少,則與人類的破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密切相關。 |
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理解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樹立正確的人地觀。 | |
總結反思 拓展延伸 |
了解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后,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
1、學生交流感想: 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脆弱,各地理要素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我們要保護植被、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防止水土流失。 2、實驗模擬水土保持措施:打壩淤地 |
幫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和科學的人地觀。感受人們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智慧,激發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